近年來,仙游縣西苑鄉柳園村依靠優美的生態景觀、深厚的文化底蘊、完整的村落格局,推進業態融合,在鄉村振興中探索出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柳園村位于仙游縣西北部山區,與永泰縣、德化縣接壤,是仙游縣7個少數民族行政村之一,數百年來郭姓族群在這里繁衍、生息。這里四面環山,山清水秀,古樹環繞,自然風光旖旎,村落中至今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郭氏祠堂、老街、舊巷、廟會交融出古老村落獨特的醉人魅力,被譽為仙游的“香巴拉”。 作為第一批福建省傳統村落,該村聚焦村貌改善,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要求全力保護好特色村寨。村里邀請福州大學設計團隊編制美麗村莊建設規劃,邀請福建省招標采購集團權屬設計院編制村莊規劃,把村落人居環境和村莊長遠發展巧妙融合在鄉村振興項目中。 該村對小道、路燈等進行提升、修繕、拓寬,對房前屋后院落進行整治,還修建柳園村民族文化廣場,拆除村內旱廁等,為村民打造優美的居住環境。 對柳園村村民來說,最引以為豪的是村里擁有全市首片自然人文皆美的“福建最美古樹群”甜櫧古樹群。該村與東湖村交界處的隔頭里山上,10余種古樹扎堆生長,面積近10公頃,且種類繁多,以甜櫧為主,間有紅楠、藍果樹、半楓荷等,共有460多棵,平均樹齡200年以上,其中樹齡最大的700多年。這樣相對集中生長、森林景觀美的古樹群落在全市絕無僅有。 據悉,為遮擋處于風口的隔頭里風,柳園村先祖攜子孫代代種植風水林。約200年前,為了能保住風水林,柳園村財主郭敬嘉召集族人商議,定下“世世代代守護這片林子,誰砍伐風水樹就讓誰開辦宴席請全村人”的村規。從那時起,原本只口口相傳的護樹祖訓以文字的形式被記載,隔頭里的樹木不斷繁育生長,枝繁葉茂,逐漸成為參天古樹,綿延成林,去年底收獲“福建最美古樹群”稱號,獲得省林業廳補助資金實施重點保護。 古樹群得到了全村村民的保護,它們也深情回饋村民,為柳園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添彩。由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加上無工業污染,山崖上長有很多名貴中藥材,如金線蓮、七葉一枝花、黃精、隔山香等野生中藥材,堪稱“百草園”。 為讓古樹名木發揮更大價值,助推和美鄉村建設,柳園村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結合古樹名木保護、美麗鄉村建設、革命老區建設等項目,圍繞古樹群規劃特色鄉村旅游,在不破壞古樹林原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調動各方力量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為仙游全域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增添綠色亮點。 目前,該村在整體性保護的基礎上,依托古樹群等資源稟賦,推進業態融合,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傳統村落建設,如推出認領“一畝田”活動,廣泛發動社會團體認領村內水稻、地瓜、黃豆等作物4公頃,實現撂荒地復耕,土地收成共享,拉動村財增收。該村還精心打造“一片林”,利用良好的森林資源,將古樹群打造成集休閑、科普、教育于一體的森林博物館。同時,啟動認領“一間房”活動,邀請社會各界藝術家在柳園村認領一間或一棟傳統村落小屋,自行進行改造,以達到活化民居功能、振興鄉村產業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