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度尾鎮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成立“柚相鄰”區域黨委,建設“柚相鄰”區域綜合治理中心,把區域內9個支部進行聯合共建,創新“五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組織聯建、區域聯治、產業聯贏、服務聯享、鄉風聯創),推動“村—園—城”(即洋坂、中岳、劍山、帽山村,藝雕智慧產業園,海峽藝雕旅游城)“連片聯治、抱團振興”,探索鄰村共建基層治理新模式。該鎮“柚相鄰”警務室就是這個新模式的重要載體。 “自從煩心事解決后,我們兩家人關系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度尾鎮洋坂村村民姚某和李某因人行道歸屬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柚相鄰”警務室民警立即組織雙方當事人到網格議事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得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走進度尾鎮“柚相鄰”警務室,映入眼簾的是“鎮村警民”聯動服務站,服務站以“聯系面對面,溝通心連心”方式,為群眾打造家門口的小派出所。 藝雕小鎮紅木工藝一條街、文旦柚產業核心區的度尾鎮洋坂、中岳、劍山、帽山4個村地域相鄰,互為交界、人脈交融、產業交集,建設“柚相鄰”共同富裕示范區,成為了仙游縣全面推進社區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個試點。 日前,“柚相鄰”警務室接到群眾報警稱,因樹苗種植問題,洋坂村一戶文旦柚種植戶與一戶巨尾桉種植戶發生糾紛。民警到場后發現,原來是巨尾桉的種植密度太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旦柚樹苗的日照時間。為此,民警邀請群英會度尾鎮文旦柚協會專家到場勸導,通過農業專家的現場評理,雙方握手言和。 “柚相鄰”警務室把群眾事放在心上,做好合力共治的加法,做好化解矛盾糾紛的減法,啟動“黨建+人民調解”新模式,打造網格議事廳、單元議事角,將矛盾解決在網格單元之內,確保風險隱患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由于警務平臺前移,警力下沉,警方大大縮短了接處警時間,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化解了一大批可能引發刑事案件的民間糾紛。”洋坂村網格員陳日升說。 小小警務室,群眾的當家人。警務室民警在中岳村入戶走訪時,得知村民劉某身份證上的出生日期因早年登記錯誤,導致無法正常享受村委會的福利待遇。由于不了解相關政策,劉某多年以來并未就此向派出所咨詢、求助。了解情況后,戶籍民警立即到劉某家上門辦理,僅僅一天時間,便為他解決了困擾40余年的難題。 “柚相鄰”警務室以人民滿意為最高的要求,按照“累積小滿意、匯聚大滿意”的原則,將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主動上門服務,用百倍努力換群眾十分滿意。 “我花圃的鐵絲網今天下午4點左右被人拆走。”中岳村社區民警在開展校園安全檢查途中收到村民吳某的求助,立即向“柚相鄰”警務室反映,警務室根據民警提供的信息進行研判,當即組織力量查找,從發現情況到信息反饋再到成功找回,前后不到30分鐘的時間便破案。 “柚相鄰”警務室堅持破民生小案與解急難愁盼并重,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小案不小看、不小辦,快速偵破民生“小案”,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為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加分”。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柚相鄰”。“柚相鄰”警務室融洽了群眾關系、警民關系。仙游縣以度尾“柚相鄰”警務室為試點,總結推廣了“五個一”實施辦法,即“一支部”——“柚相鄰”警務室黨支部為示范引領,堅持黨建引領,做到力量下沉,細化黨建工作措施,推動社區民警深度參與社區治理、主動投身基層工作、積極為民排憂解難。“一隊伍”——“鎮村警民”四級聯動隊伍進行穿透管理,打造“1+N”的新型社區警務模式,警力下沉一線,推動行業自治。“一平臺”——通過仙游縣基層治理指揮調度平臺,融合全市一張圖和“警云”系統,推動問題全閉環高效處置。“一機制”——“共建共治”工作機制發揮高效處置作用,實現“一村一警”全覆蓋。“一保障”——常態防控,促進基層警務工作優化升級。 今年以來,度尾鎮“柚相鄰”區域警情數同比下降12.7%,案件數同比下降11.2%,矛盾糾紛調解率上升9.6%。“柚相鄰”警務室負責人郭明立介紹,1至2月實現警情案件零增長、涉穩事件零發生、進京進省零登記、重點人員零漏管、矛盾糾紛零上交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