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集鎮區生態環境優美。 游洋鎮供圖
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游洋鎮供圖 仙游縣游洋鎮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創新實施“135”工作思路,打造一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做大做強三大優勢游客市場,突破創新五大平臺載體,打響“興化古邑、紅色上宮、吳媽福地、清新游洋”地域特色品牌,打造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區。 3月1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聯合公布第6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我市4個村上榜,其中3個在仙游縣游洋鎮,為龍山村、天馬村、興山村。 游洋鎮是興化軍誕生地、古興化縣城所在地、仙游縣革命的搖籃和古興泰里政治文化中心,素有“千年古邑”之稱,是一塊具有革命傳統的紅色圣地,一片歷史底蘊深厚的古邑福地,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綠色鄉鎮。該鎮以打造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共同富裕示范區為試點,做活做強特色產業,積極對接融入市場,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努力打造省級生態文化名鎮,實現文化傳承高站位、生態建設高顏值、產業發展高質量、群眾生活高福祉。 打造一條鄉村振興示范帶 不久前,“工惠貸·福農情”戰略合作協議簽訂暨鄉村振興貼息貸款發放啟動儀式舉行,游洋鎮天馬村和興山村分別獲得仙游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的100萬元貸款。 “這批貸款將用于天馬村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和興山村紅色教育項目建設,助力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游洋鎮黨委副書記黃鑫表示。 秉承全域旅游理念,游洋鎮深化跨村聯建,共建共享,共創共享,打造天馬村文化創意產業園、興山村紅色教育基地、河星村農副產品直播基地、龍山村傳統文化展示基地,以點帶面,串點成線,形成鄉村振興示范帶,進一步實現紅色相連、山水相映、文旅融合、產業互動,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近日,閩臺青草藥資源與應用發展研討會在龍山村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舉行,來自福建省、臺灣地區的醫學界、教育界、企業界和藥材種植產業專家學者共話中草藥行業發展,探析閩臺兩地青草藥歷史淵源。 龍山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游洋竹編的發源地,縱三線龍山路段即將竣工通車,交通條件進一步便捷,發展文旅產業正當時。眼下,村里推動龍山村海峽書畫院和龍山影劇院提升改造,打造全省最大的民俗文化展示基地。 天馬村是鄭樵后裔唯一集居村,擁有天馬古厝群、天馬革命戰斗遺址、鄭氏家風家訓基地等文化資源。境內有“小張家界”之稱、長達8.5公里的天馬石門峽谷。去年,莆田短視頻創作基地和攝影基地落地天馬村,引進莆田市大道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對石門峽谷、天馬山、天馬古厝進行整治提升和微景觀改造。天馬村推動“石門峽谷+天馬山+傳統村落+田園風光”串點成線,打造“登游洋天馬山,打卡石門峽谷,夜游天馬古厝”一日游路線,成為全市鄉村旅游熱點村。 興山村是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第三批紅色美麗村莊試點建設村,全縣第一個黨支部舊址—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所在地,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吳媽祖宮,擁有古村落、古驛道、風電、竹林等資源,打造出“興山十二景”品牌。去年以來,興山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和鄉愁記憶館建設,有序推進立體循環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 眼下,游洋鎮依托3個中國傳統村落的品牌效應,利用清華大學社會實踐點和福建農林大學農業生態研究所生態教育與研學中心,推動興山與天馬旅游的“山水融合”,興山吳媽文化與龍山中草藥的“文化產業融合”,各村產業與河星直播基地的“網紅經濟產業融合”。 做強三大優勢游客市場 春暖花開,里洋村3.33公頃油菜花競相綻放,金黃色花海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有人氣才有機遇,游洋鎮依托資源優勢,打造黨性教育、學生研學、吳媽信俗三大市場,面向省內市場宣傳推介,以人通帶動情通、信息通、經濟通。 游洋鎮鎮長蔡永杰介紹,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列入“福建省委黨?,F場教學點”和“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被評為“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今年,該鎮利用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紅色資源及培訓教育中心教學資源,進一步挖掘上宮支部革命人物和故事,豐富教學內容,推介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基礎,輻射帶動天馬山革命戰斗遺址黨員宣誓廣場、霞峰村中共仙游山坪洋黨支部舊址等紅色遺跡串點成線,打造全省黨性教育主陣地。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研學旅游?!半p減”政策落地,中小學研學旅行充分釋放。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是全縣唯一的全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這給發展研學帶來機遇。在無疆蔬菜基地和農場接受勞動教育,通過龍山海峽書畫院和古民居、古厝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通過天馬山、石門峽谷接受生態文明教育,通過興山風電場接受科技教育,豐富多彩的研學內容,推動全鎮“國防教育研學+”品牌建設。 吳圣天妃信俗列入我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吳媽目前在全球有2000多萬信眾,800多個分靈宮,數量多,分布廣?!敖衲陮⒈M快成立仙游吳媽文化促進會,進一步挖掘吳媽文化價值和內涵?!迸d山村黨支部書記林明元說道,吳圣天妃的祖宮在興山,該村加強興山祖宮和分靈宮之間的聯系,舉辦形式多樣的吳媽文化節活動,完善“吃住行游娛購學”服務,讓香客變游客,玩在游洋、吃在游洋、住在游洋,推動鄉村旅游市場發展。 突破創新五大平臺載體 走進天馬村,峽谷幽幽,生態優美,景色迷人。天馬村黨支部書記鄭星輝介紹,村里要進一步改造提升天馬山和石門峽谷,美化亮化彩化自然風景,完善配套旅游基礎設施,打響旅游品牌;同時活化利用天馬古厝群、短視頻創作基地,打造青年創客基地、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吸引直播平臺和文創團隊入駐。傳承發揚游洋竹編文化,建設竹木文化產品制作、教學、研學基地。建設“田園風光山水畫廊”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進入新時代,搶抓新機遇。游洋鎮黨委書記楊國石介紹,目前,游洋鎮周邊有四個高速路出口(仙游游洋出口、菜溪出口、莊邊出口、永泰梧桐出口),兩條高速路(莆炎高速和福詔高速)穿過、兩條國省干線(聯二線、縱三線)經過境內,逐步成為仙游北部山區交通樞紐。作為仙游與永泰、涵江、城廂等邊際交界地,游洋鎮優先享受到福州大都市圈的輻射和帶動。 四通八達路網為游洋發展賦能。游洋鎮以平臺為載體、以產業為支撐,重點在“天馬文創園、上宮紅色教育基地、中草藥產業園、直播電商基地和吳媽文化促進會”等五大平臺上發力,推動文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古色”綿長,“紅色”熾熱,“綠色”清新。放眼游洋,“三色”匯聚融合,交相輝映,鋪展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