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石蒼鄉潭頭村是革命老區村、省級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村,近年來,依托生態優勢,通過“黨建+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做強做優百畝金線蓮、百畝油茶及筍干等林下經濟,整合古民居及山水林田等資源,發展休閑旅游觀光,走出一條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投資1500多萬元的游洋鎮龍山村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已培育67公頃白花大薊、南天竹、黃精等10多種中草藥材,完成2000多種中藥材標本制作,成為福建省最大中藥材標本展示科普基地。 作為全省沿海重點林區縣之一,仙游縣共有2萬公頃林地,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林下經濟以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為主要內容,是“點綠成金”的新興產業。為更好地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仙游縣以2021年被省林業局列入全省林下經濟重點縣為契機,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全面推進林下種植養殖資源利用方式轉變。 目前,全縣林下經濟呈現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態勢,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闖出了一條林下經濟致富之路,在茫茫青山里打造了生態型“聚寶盆”。據統計,去年全縣林下經濟發展面積已達1萬多公頃,分別建設游洋鎮龍山村林下種植藥用南天竹、園莊鎮后蔡村林下養殖波爾山羊、社硎鄉社硎村林下種植白芨、西苑鄉前縣村建設苦筍初加工等4個示范基地,其中林下中藥材種植372公頃、林下養殖1400公頃、林產品采集加工6413公頃,森林景觀利用近2533公頃,參與農戶2685多戶,年產值達2.53億元,成為仙游林業產業發展新亮點。 為著力培育壯大林下經濟特色產業,該縣把林下經濟發展作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創新林下經濟發展機制,鼓勵集體林地經營權流轉,引導林農以租賃、合作等形式流轉林下空間使用權,促進林下空間整合優化和合理利用。縣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通過“先建后補”方式支持林農以及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等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推廣林下中藥材產業,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科學引導林下養殖產業,有序發展林下采集產業,加快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等重點領域。 該縣林業局局長邱金宇表示,在多方面支持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縣里出臺了技術扶持和獎勵補助政策,政策引導推動拓寬了林下經濟發展路徑,實現林業經濟產業多元化發展,林下“掘金”讓村民致富有路。創基地、扶龍頭、強服務、創品牌,是該縣擴大林下經濟發展規模的著力點。目前,該縣在生態環境優美,氣候資源獨特的石蒼、菜溪、游洋、西苑等山區鄉鎮試點創建了10來個規模大、效益好、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不斷發揮以點帶面、典型引路作用,充分激發林下經濟發展活力。 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該縣林業局、農業農村局、科技局和市場監管局等致力科技賦能,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搭建企業、農民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平臺。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并積極引導龍頭企業、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做好主導產品和優勢品種的品牌商標認證和優勢品種的推廣宣傳,全縣已取得品牌商標認證2家,大大提升了林下經濟產品的價值,并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建立林下經濟產品直采直供機制,邀請網紅直播帶貨,延伸林下經濟產品供應鏈,暢通林下經濟產品銷售渠道,走出了一條既保生態、又鼓錢袋的生態脫貧、綠色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