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仙游蛋制品出口創匯實現“開門紅”,經莆田海關檢驗合格出口的松花鴨皮蛋、紅心咸鴨蛋等仙游禽蛋制品貨值909.5萬元,同比增長50.3%。 這一數據標志著在品牌效益的加持下,由大老古、中源等禽蛋企業打造的仙游蛋制品持續叫響海外,出口優勢明顯。 仙游縣是我省養殖山麻鴨的主產區之一,當地及周邊縣區所產的山麻鴨蛋大多數被加工成松花皮蛋或是咸鴨蛋。目前,仙游縣大濟鎮已形成專產優質松花皮蛋和紅心咸鴨蛋的“兩蛋”生產出口基地,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該縣特色食品支柱產業之一,為確保蛋制品質量安全,蛋品生產企業采取了“公司+農戶+基地”經營模式,始終強化對蛋品的源頭管理。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是要做到‘農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由此特色產業就可為鄉村振興添動能。”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呂清水介紹,作為全縣規模最大的禽蛋企業,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帶頭發揮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的優勢,實行集約化模式經營管理,掌握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對農戶開展技術服務,保證產品質量。 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新岳表示,該公司堅持實行統一供種,統一養殖標準,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品牌,統一價格,做到“原料可控、可查、可測”。全面推行生產專業化、養殖標準化、產品綠色化、銷售市場化、管理現代化管理模式,高標準實施原料不合格不準進廠、輔料不合格不準投料、場地衛生理化指標達不到要求不準生產、成品質檢不合格不準出廠,并定期召開質量匯報會。針對品管、生產、化驗等部門提出的意見及時分析、評價和處理,使產品生產過程始終處于嚴格的控制體系之中,保障產品歷年經省市縣質量監督檢驗合格率均為100%,實現企業和養殖戶“雙贏”。 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在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中,仙游縣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通過建立蛋鴨養殖基地、簽訂收購合同、實行“三保護”等措施,切實保障廣大鴨農切身利益,實現“效益精準到戶”,促使一枚枚小鴨蛋變“金蛋”,富了一方百姓。 在引導蛋制品企業內抓質量、外拓市場中,莆田海關指導企業引入GAP(良好農業規范)先進管理理念,加強源頭蛋鴨基地管理和產品加工過程的安全質量管理,不僅加快生態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擴大蛋鴨標準化、生態化養殖規模,還幫助企業做好動物疫情疫病監測和農獸藥殘留監控,完善出口蛋制品質量安全體系,使蛋品優質優量得到保證。 為進一步提升產品知名度,維護長久以來建立起來的良好品牌聲譽,在縣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全力指導下,該縣禽蛋制品公司抱團守護松花皮蛋、紅心咸鴨蛋的“金字招牌”,聯合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增強產品開發創新能力,在傳統工藝技術基礎上,引進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科學地更新配方,促進蛋制品質量的提升與趕超。如大老古獨創的無鉛松花皮蛋“爽得霸”和紅心咸蛋“牧童”兩大拳頭品牌產品通過各專業營銷網點和線上銷售深受消費者歡迎,有效提高了蛋制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努力實現以特色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