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獲悉,仙游縣石蒼鄉結合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訪“百日攻堅”行動,探索推行“黨建+庭院說事1234”工作法,讓群眾主動說事、集體議事、相互評事、協調理事,增強基層治理參與感。 “黨建+庭院說事1234”工作法指構建一套工作機制,搭建兩大訴說平臺,聚焦三類突出問題,采取四種解決辦法。組建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工作隊員、鄉賢和網格單元長組成的“庭院說事委員會”,建立“動態收事、及時理事、走訪問事、定期議事、事后回訪”閉環機制,制定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制度、流程圖和鄉村會商協商機制,確保“庭院說事”提出的問題、反映的訴求有著落、有回應,推動民情直通、民意直達、民事直辦。 針對農村發生的新變化,特別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口多和當前青壯年“不在村里在群里”的特點,采取現場訴說和網上訴說兩種方式,精心開辟“庭院說事”議事、評事、理事新平臺。通過建立“網格小微權力監督”微信群,創新打造“線上庭院”,探索開展網上“庭院說事”,打破時空限制,讓長期在外的村民也能通過“線上庭院”看村里變化、謀家鄉發展、議治理難題、解群眾訴求。 聚焦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產業發展和村務管理等“村里事”,鄰里關系、矛盾糾紛等“鄰里事”,家庭矛盾和生活困難等“家里事”,實行常態化入戶排摸制度和清單式管理制度,傾心解決群眾訴求、疏導群眾情緒、化解矛盾糾紛。 按照事項類型、輕重緩急、難易程度,建立干部駐村和分級會商研判機制,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堅持把“說”作為手段,把“辦”作為關鍵,對群眾所說事項分類處理,相對簡單的“現場直辦”,如,群眾微心愿、小糾紛;較為復雜、涉及面廣的由“干部領辦”或“鄉村聯辦”,如,家庭矛盾、鄰里矛盾等糾紛;同時對辦理進度、辦結成效、辦事作風等方面“跟蹤督辦”,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黨建+庭院說事1234”工作法推行以來,不僅暢通了群眾反映訴求的渠道,而且也把基層社會治理的觸角延伸到了每個家庭,讓群眾“話有處說、苦有處訴、理有處講、事有人辦、難有人幫”。據統計,石蒼鄉已打造“庭院說事”陣地12個,通過“黨建+庭院說事1234”工作法化解矛盾糾紛48件,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0余條,辦理事項50余件。同時,“庭院說事”工作法也改進了干部作風,通過建立現場直辦、干部領辦、鄉村聯辦、跟蹤督辦等工作制度,形成了干部責任、能力、作風倒逼機制,推動了干部由坐等上門向主動問需轉變,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 下一步,石蒼鄉將繼續推廣優化“庭院黨建”機制,發揮“紅色陣地”作用,進一步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讓基層組織建設更具“人間煙火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