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永泰縣構建“河湖長+檢察長”共同治理模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仙游縣檢察院持續推進“關愛木蘭溪、保護母親河”專項活動,加強木蘭溪全流域綜合治理,修復提升沿溪水生態環境,遏制涉河涉水等違法行為。在辦理鯉南鎮橫塘村在古洋水庫一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公益受損案時,該院及時向縣水利局、林業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讓水土流失區域得到補植復綠,消除水土流失隱患。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仙游縣檢察院充分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彈好人居環境整治、農村耕地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鄉村歷史文化保護“五根琴弦”。2021年以來,該院共辦理涉鄉村振興類行政公益訴訟案件6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8件,磋商辦結7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16件,以實實在在的辦案成效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以公益訴訟履職守護仙游的綠水青山,仙游縣檢察院嚴厲打擊非法狩獵、非法采礦、濫伐、盜伐林木等生態刑事案件。同時,該院以農村生活垃圾堆放、河道隨意排污采砂、畜禽糞污無序排放等為監督重點,開展專項監督活動,依法辦理垃圾非法堆放、非法取水、非法排污等公益損害案件。2021年以來,仙游縣檢察院共發出相關檢察建議25件,督促鄉鎮政府建立鄉村生活生產污染物分類處置機制,關停非法畜禽養殖場20余處,修復、治理被損害的河道22公里,清理固體廢物及生活垃圾近500噸,索賠生態環境損失和修復費用近100萬元。 仙游縣檢察院與縣自然資源局建立違法占用耕地、破壞耕地信息通報及聯合督辦機制,精耕細作土地資源保護工作,嚴格管控擅自將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加大對耕地“非農化”行為的懲治力度。針對鄉村違法占用耕地建廠房、建養殖場、挖塘養魚、堆沙挖土等行為發出檢察建議,督促鄉鎮政府及時履行耕地保護職責,共督促恢復被非法占用的耕地、林地60余畝,助力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在規范畜禽食品市場健康流通方面,仙游縣檢察院聯合食藥品監管部門開展常態化巡查,以農貿市場、超市銷售的食用農產品、網絡餐飲及淘寶、微信上銷售的食品藥品為監督重點,加大對畜禽屠宰檢疫等問題的辦案力度。2021年以來,該院共立案辦理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5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6件,均獲得法院的支持判決。 古樹名木不僅是寶貴的林木資源,更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保護好這些“活化石”,是助力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的應有之義。仙游縣檢察院對全縣登記在冊古樹名木的生長環境進行實地調查,重點監督古樹名木保護是否存在養護不到位、是否設定保護范圍等情況。針對鯉南鎮圣泉村一株千年古榕樹因日常養護管理不到位而影響健康生長情況,該院主動與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展磋商,督促該局依法履行職責,制定整改方案開展行動,促成行政部門投入5萬元,全縣18株名木古樹保護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同時,該院還加大對保護文物范圍內非法破壞行為的監督力度,針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門石坊和林氏宗祠存在安全隱患,不利于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的問題,向縣文旅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及時予以整改。仙游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由縣文旅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單位召開歷史文化遺產周邊環境整治協調會,將相關整改事宜布署落實到位,有力推動了鄉村文物保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