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榜頭鎮工程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股東大會舉行,現場為全鎮39個村(居)分發集體收益和股東分紅共78.7萬余元。 據鎮長黃劍輝介紹,去年5月底,全鎮39個村(居)作為股東聯合成立了榜頭鎮工程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390萬元,至目前共代建39個工程項目,其中村級項目33個、鎮級項目6個,工程造價累計約2197萬元,可實現項目收益154.42萬元,平均每個村(居)收益4萬元。 預防“小微權力”腐敗 榜頭鎮后坂村去年以來通過委托代建,共實施墻壁繪畫、油茶生產便道、古民居修復、油茶生產基地等4個項目,村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的同時,獲得集體收益15萬余元。 據了解,以往,如墻壁繪畫這樣的農村小規模工程,常常存在業主對項目工程了解不專業、建設過程不透明、監管不到位、工程款支付不規范等問題。為防止施工方粗制濫造或偷工減料行為,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預防“小微權力”腐敗,仙游縣創新的“公司代建”模式應運而生。 “長期以來,農村小規模工程建設主要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不僅存在建設項目內容不清、項目資金來源不定的問題,甚至發生舉債建項目等集體決策不科學不規范的情況,還為滋生腐敗提供了‘溫床’。”仙游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陳建清表示,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環境整治、文化健身、道路硬化等農村小規模工程不斷增多,由于項目金額小、審批程序簡化,加上推行村(居)書記、主任“一肩挑”,這些不起眼的小工程由誰來做,村(居)主干具有主導話語權,如果程序不規范、監管不到位,存在較大廉政風險和權力尋租空間,極易滋生五花八門的“微腐敗”。例如,有的以時間緊、任務重為由,將本該招投標的工程化整為零,規避招標;有的利用職權優親厚友,違規將工程轉包給親屬或自己承攬;有的虛構工程、侵占挪用,將公家錢明目張膽地揣進自己的腰包。 管住小規模工程,必須扎牢制度籠子。去年,仙游縣紀檢監委督促住建、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相關主管部門和屬地黨委政府建章立制、長效落實,出臺《仙游縣關于推行村(居)集體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代建小規模工程建設項目的工作方案(試行)》,試點在園莊、書峰、西苑、榜頭4個鄉鎮成立經營主體,負責建設農村小規模工程。 該縣住建局局長郭玉湖介紹,所謂“公司代建”,就是在鄉鎮成立由各村(居)集體出資、鎮政府管理的工程管理服務公司,同步篩選符合資質的建筑企業,組建“承包商超市”,依托工程管理服務公司對農村小規模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同時結合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廉情監督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三員一會”監督力量,對工程招標、質量等各環節開展“嵌入式”監督,有效預防“小微權力”腐敗。 為保證工程質量,仙游縣組建了由住建局、發改局、農業農村局等14個業務部門抽派人員聯合組成的指導服務組,通過定期走訪和日常聯系,確保試點小規模項目按序時推進。同時,該縣公開透明管理工程項目,委托第三方機構開發“仙游縣村級小規模工程監管平臺”,強化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督。 此外,該縣明確規定,建筑公司從代建公司手里中標后,如果轉包或分包,將從試點鄉鎮當年度的“承包商超市”中直接予以刪除,并取消其三年進入資格。 村集體、村民都增收 作為第一批試點鄉鎮,園莊、書峰、西苑、榜頭4個鄉鎮均在去年5月成立了工程管理服務公司,制定了《小規模工程服務超市管理辦法》《對外發包工程管理辦法》,共篩選入庫建筑企業近600家。所有鎮村級項目統籌納入“公司代建”范圍,采用經評審的合理低價中標方式,公開公平公正選出施工方。 根據縣里的試點方案,納入“公司代建”范圍的農村小規模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性投資或村集體投資的項目,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萬元以上且400萬元以下;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萬元以上且200萬元以下;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100萬元以下。 “項目建設方(業主)將農村小規模工程項目委托給鎮里的代建公司,由代建公司統一組織實施,完工后交付給業主使用管理。代建公司能積極履行職責,參與工程質量監督,主動溝通協調好項目業主、施工方、監理公司關系,各司其職,推動項目高質量完成。”園莊鎮鎮長陳映真介紹,由全鎮17個村(居)入股成立的園莊鎮工程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去年以來實施委托代建項目36個(其中村級項目19個、鎮級項目17個),每個項目都由公司統一組織招投標,透明公開,同時還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去年,該公司為全鎮17個村(居)增加集體收益和分紅收益共計117萬余元。 試點以來,4個鄉鎮的78個村(居)共通過“公司代建”實現村集體增收449.88萬元。 “公司代建”還讓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園莊鎮的代建公司鼓勵施工班組就近聘請當地有施工經驗的村民,從原材料購買到工程施工全程參與。據不完全統計,該鎮實施“公司代建”以來,新增臨時就業崗位約300個,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和留守婦女等當地村民就近務工,帶動村民增收約160萬元。義路村的王明壽、王順梅等村民本是泥瓦工,利用農閑季節參與仙游縣農村生活污水提升項目(園莊鎮義路村Ⅰ期)建設,每人在“家門口”獲得勞務收入約2萬元。 “如今在這4個試點鎮,農村小項目都由村民自己來干,村民掙到了工資,村集體年底能得到分紅,項目建成后受益的是村民,大家都把集體的事當作自家的事來看待,干勁十足,農村向心力更強了。”仙游縣監委委員邱建軍介紹,鑒于試點成效凸顯,今年將在全縣18個鄉鎮(街道)全面推廣“公司代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