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游船 濱水景觀帶 烏石“黨建+”鄰里中心 烏石村景 大老古企業生產線 黨建+金融 一排排小別墅 □村情概況 烏石村位于大濟鎮西北部,東與龍溪村相鄰,西接龍坂村,南與鐘峰村接壤,北高南低。是省級生態村,村域面積3.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80畝,林地1500畝,果地1700畝。全村轄6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00多戶,總人口3600多人。 □歷史沿革 烏石村于1958年秋與相鄰的龍坂、鐘峰,成立五四大隊屬大濟公社,1961年底改稱烏石大隊,1984年底設烏石村,屬大濟鎮。村民主要收入以種植糧食和果樹、銷售文旦柚和茶葉、加工皮蛋、加工銷售紅木家具為主。 □村莊榮譽 大濟鎮烏石村是革命老區村。2013年被列入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園”試點村。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烏石村榜上有名。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烏石村上榜。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烏石村榜上有名。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烏石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烏石村上榜。 □文物古跡 烏石村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境內有龍潮宮、善心祠、烏石宮、善德堂等古跡。 其中,烏石宮始建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于1944年擴建門前八字亭。1987年拆除八字亭,擴建前座。2006年,重修頂座。2017年6月,重建大寶殿。前后座,面闊五間。2009年,由徐文森主持興建的一座戲臺竣工落成。 □發展變化 青山環繞、碧波蕩漾,男女老少徜徉在水上木棧道,水面上點綴著游船和竹筏;寬敞整潔的村道旁,一排排小別墅錯落有致地掩映在綠樹紅花中……走進烏石村,美景盡收眼底,這里已是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新寵”。 近年來,烏石村以“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發揮旅游特色資源優勢,以烏石水庫為核心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水果采摘等為一體的鄉村休閑度假區,致力鄉村振興,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小村莊,蛻變成省級生態村“明星村”。 2013年,作為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園”試點村、省級生態村,烏石村以環境整治和土地整理為突破口,把老舊土墻厝推掉用于復墾,并改造一批危房舊房,在埔尾新村、大埔安置區、溪邊崩山安置區等地新建別墅98幢,共安置村民103戶,實現了村民“居者有其屋”的夢想。近年來,該村還以村口、道路兩側、宅院周邊為綠化重點,栽植各類綠化苗木,建設休閑文化廣場,并鼓勵村民美化自家庭院,鄉村旅游風光逐漸顯現。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烏石村以大老古食品、中源食品、米粉廠為龍頭,以烏石工業區為平臺,逐步推進同類企業聚集,建立30家以上落地的烏石食品加工基地;改良茶葉、水果等原有品種,擴大種植面積,將烏石紅心文旦柚產地規?;芾?,打造具有烏石特色的文旦柚園。 在堅持傳統產業的同時,烏石村還結合自身地理環境優勢,充分利用水庫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該村累計對烏石水庫堤壩、溢洪道進行除險加固,因地制宜打造一條濱水景觀帶;籌集上百萬元注冊成立烏石鄉村旅游發展中心,引進游船、竹筏、水上氣球、垂釣、索道等多種水上游樂項目。同時,開通環山旅游路線,將村里的四季采摘園、溫泉游泳池等景點串聯成線,發動群眾投資建起農家樂,滿足游客吃農家飯、品農家樂、體驗原汁原味鄉村生活的旅游需求……原本臟亂的村莊,如今變成很多人爭相來此游玩的旅游休閑地。 在烏石村“黨建+”鄰里中心,該中心攜手仙游農商銀行,聚焦金融、電商、物流、民生、政務“五位一體”模式,建設全縣首家“福農驛站”,規劃12大服務功能區,推動公安、醫保、人社、不動產、公積金等11個部門的75項高頻政務便民服務事項下放至鄰里中心,配套設置2臺“莆田e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設備,讓群眾享受家門口的“一站式辦理”。該中心“黨建+金融”助理工作臺可以為村民提供小額存取款、轉賬、零鈔兌換、便民繳費、醫保繳交、貸款登記等多項基礎金融服務,同時為周邊群眾提供現場辦貸、金融知識普及等。 作為全縣鄉村振興特色村,烏石村秉承“形態田園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的理念,在廣大鄉賢帶動示范下,凝聚內外合力建設美麗新家園,搭上鄉村振興“快車道”。該村充分利用村“黨建+”鄰里中心平臺,設置皮蛋、咸蛋、米粉等農產品電商直播銷售中心,通過整合現有的場地資源,搭建了橋下黨建、大小黨建、五個黨小組等服務平臺,依托村內龍頭企業發展的契機,成立農特產品展銷直播間等文化陣地,結合黨建元素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帶動烏石村企業、農業和鄉村休閑旅游等產業的蓬勃發展。 周末踏春,假日休憩,烏石鄉村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游玩。如今,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生態旅游的烏石村正踏上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勾勒出城郊鄉村旅游名村烏石村的美麗鄉村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