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人家 最美遇見 仙稻 油菜花之春 □村莊概況 南興村地處仙游縣鐘山鎮西南部,村部設在土妹自然村。距鎮政府1.5公里,距九鯉湖景區8公里,距麥斜巖景區4公里。本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延壽溪,東北與本鎮的西林、鐘山毗鄰,東南與本鎮的卓泉、東溪接壤,西南與榜頭鎮官舍交界,西北與鐘山鎮南湖互連。 南興村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村落散居于盆地中土妹溪兩岸至延壽溪匯合處的小山丘間。本村下轄后埔、下蔣、土妹、店洋尾、東方5個自然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共357戶1468人。以土妹溪流域為主軸線,云頂山、南無山等將整個行政村圍屏在內,平均海拔653米。全村以西部店洋尾自然村海拔最高,而南部的下蔣自然村地勢最低。 南興村共有林地5600畝,耕地面積1040畝。有6家臺商農業公司及利農集團入駐本村,種植2800多畝甜柿、牛樟芝和高效農業大棚300多畝等,是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之一,也帶動“南興米”“南興貢茶”等優質農產品集聚發展。 □歷史沿革 南興,原名南星,宋元明初隸屬興化路興化縣。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興化縣裁革,本村原屬來蘇里并入興泰里,劃歸仙游縣管轄。民國29年6月,境內屬第四區(駐古邑)蓮峰鄉。民國33年冬,仙游縣整編為17個鄉鎮,境內屬鯉湖鄉。1949年9月初,境內屬鯉湖鄉。1950年8月,境內屬第九區。1955年9月,境內屬鐘山區(駐鐘山)南星鄉。1958年9月,全縣各地成立人民公社。村域由南星鄉改為南興大隊。1984年11月,南興大隊改為南興村,屬鐘山鄉。1992年11月,鐘山鄉改為鐘山鎮。 □黨建引領 全村現有黨員53人,村“兩委”干部5人。南興村黨支部通過加強黨員理論學習,落實“三會一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組織制度的落實入手,推動支部班子建設。同時,發揮黨支部“領頭雁”作用,引領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該村“兩委”還積極聽取黨員、村民建議意見,從黨員、群眾最關心的身邊事、小事做起,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有力推進了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鄉風文明 南興村通過加強村規民約的履行,適時開展敬老助學獎學活動,實行春節集中賀壽,減少鋪張浪費等移風易俗做法,讓文明鄉風浸潤美麗鄉村。該村每年對七十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金,對考大專以上的該村學生每人獎勵不少于5000元的獎學金,對家庭生活較為困難的學生進行基金助學。并發揮黨員志愿者、老人協會等作用,加強對移風易俗活動的推廣,邀請縣鯉聲劇團來該村演出移風易俗文明小戲;利用宗族祠堂開展文明家風家教宣傳,培育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傳承優秀家風民風,發揚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榮譽稱號 該村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美麗鄉村示范村、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莆田市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莆田市第十五屆文明村,并獲得仙游縣“優秀基層黨組織”和“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發展變化 近年來,仙游縣鐘山鎮南興村以“千萬工程”為引領,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有產業、有顏值、有秩序、有活力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發展特色產業。南興村把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同產業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村集體+農戶+合作社+企業”發展模式。通過整合農田,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打造該村集體產業。并采取“稻油輪作”、連片、規模化種植,以訂單生產、吸引游客、認領共享等方式,打造出“南興”農特產品品牌+鄉村旅游模式,既提高經濟效益,又呈現出“喜看千層稻浪舞”“油菜花開滿地黃”的田間美景,該村成為不少城里人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建設美麗家園。南興村積極借助市、縣部門、領導掛鉤幫扶和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的契機,大力整合資金資源,對村內房前屋后、亂圈亂養、低產爛泥田、臭水潭等進行衛生環境整治改造;對村道進行硬化、綠化、美化,并安裝了一百多盞路燈;堅持小流域綜合治理,對溪道整治、建設步游道、栽種景觀樹、農民健身廣場,對危房、三格式化糞池改造,進行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全面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主干道3.2公里進行“白改黑”,實現顏值品質雙提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鄉村“大變樣”帶來的幸福感。 探索基層治理。做好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治理有效是保障。南興村嚴格按照“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部署要求,探索創新符合山區鄉村治理的“135”工作機制,有效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該村還堅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建立完善網格化視頻監控系統,聘請專職網格員,成立村平安志愿者服務隊,經常性入戶宣傳,進一步提升“自治”水平。該村多措并舉推動基層治理向“深耕善治”走深走實,從而讓群眾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再到美麗生活,南興村顯得愈發年輕、充滿活力。據介紹,下一步,南興村將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系列重要講話,進一步樹牢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的意識和責任,著力解決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規劃問題,切實理清目標思路,明確任務方向,形成整體合力,落實鄉村建設政策配套,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讓廣大群眾共享和美鄉村建設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