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宜人 游人如織 西國寺 塘西峽谷 風景如畫 □村莊概況 塘西村位于社硎鄉北部,東與菜溪鄉接壤、西鄰西苑鄉鳳山村、南鄰田利村,距鄉政府駐地10公里,土地總面積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0畝,林地面積11200畝,毛竹林4000畝,生態林3200畝。轄2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全村共177戶662人。 □經濟作物 每年可產竹筍500多公斤、毛竹4000多噸,銷往莆田、福州、泉州、惠安等地。 □榮譽 稱號 2022年10月獲得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2016年獲得全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人文景觀 仙游名寺西國寺與菜溪巖僅一山之隔。該寺歷史悠久,相傳明弘治十二年任陜西道監察御史的李靜德,邀請地理名師陳震選此處佳地建設寺院,后明崇禎皇帝到此寺游玩,他見奇峰峻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便執筆欽賜寺名“西國寺”。 塘西峽谷地勢險峻,植被茂盛,常年溪水叮咚,溪水清澈,名貴中草藥甚多,是社硎鄉最富盛名的“天然氧吧”,是眾多旅游愛好者夏日休閑去處,是探險勝地刺刀峽谷入口所在處。 塘西村該村保存相對完整的古村落風貌,依山而建,面河而立,猶如天然畫卷。 九云寨民國土匪寨位于高山之巔,海拔1100米,現存古寨門、石臼、寨墻等,南面是300多米垂直崖壁,適合打造攀巖勝地。 □發展變化 峰巒峻峭,巨石林立的塘西峽谷,是戲水、溯溪的好去處;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的塘西梯田,錯落有致地遍布于山谷中;崇禎皇帝執筆欽賜寺名的西國寺;百年龍興宮,“以孝為先”的信念仍然傳承在一代又一代的塘西村民中……隨處皆桃源,這里是社硎鄉塘西村。 塘西村是富有盛名的“天然氧吧”,這里也是探險勝地刺刀峽谷入口所在處,峽谷兩邊地勢險峻,有最美景點“前后鼎”,是親水網紅打卡點。 吹山谷風、聽溪流聲、感受著獨屬于塘西的愜意生活。今年夏天,塘西村“涼資源”逐漸“火熱”,成為遠近有名的網紅打卡地,吸引不少游客們前來覓清涼,沉靜的山村迎來新生。走進塘西村峽谷,只見峽谷內植被茂密,溪水清澈見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溪水里戲水嬉戲,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與生機。塘西村村口還設置了自助野炊體驗區和燒烤體驗區,各個灶臺、燒烤架前聚集著不少游客,大家自己動手做飯、燒烤…… 小山村變熱鬧了,村民陳國付喜笑顏開。他飼養的雞鴨和種植的瓜果蔬菜成了搶手貨。“晚上也有很多人來玩,現在我們就給大家提供免費住宿。”最讓陳國付開心的是,隨著越來越多游客的到來,村里的各種設施建設更好了,他打算在老家再養些雞鴨,多種些果蔬,“這些現在都不愁銷路”。 把“涼爽天氣”轉化為“火熱人氣”,把“青山綠水”變成“發展財富”,以旅游帶動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塘西村黨支部書記陳文添表示,隨著人流量不斷增多,村里正著手打造露營公園。針對夏日游客多的優勢,建設以休閑、露營、自駕為主題的戶外營地。輔以農家樂、自助燒烤、徒步溯溪、娛樂健身、親子活動、攝影采風為依托,打造吃住娛樂休閑一體的鄉村游。 如果你是位“探險家”,也可以在村民的引導陪同之下深入峽谷內,城市的喧囂與疲憊會在這里消失不見。與它的美麗、清涼、險峻不同,它的名字樸實而接地氣——“蘿卜坑”。為什么叫“蘿卜坑”呢?從草山風電站上俯瞰這里,每個水池就如蘿卜坑一樣,靈動可愛。在“蘿卜坑”溪谷旁,只需幾步,你就能看到一座建造在船型地面上的媽祖廟——龍興宮。龍興宮已有百年歷史,廟內墻壁上的壁畫“二十四孝”均由村民自己親手繪畫而成。 從塘西村口出發,驅車兩分鐘即可到達明朝時期建造的西國寺。據傳,明弘治十二年任陜西道監察御史的李靜德,平生樂善好施,深信佛教,所以施舍家財,建成西國寺。明崇禎皇帝曾到此寺游玩,他見奇峰峻嶺,山清水色、景色宜人,便執筆欽賜寺名“西國寺”。 一路向前,來到位于險峻高山之上的岐坪自然村。岐坪自然村現居人口僅有12人,這里寧靜祥和,每位村民都淳樸好客。在岐坪,你還能看云海翻涌于天地之間,連綿的青山如畫一般,放眼望去,綠色的稻谷在田中汲取陽光。如果你在十月豐收之時來到這邊,會有金色麥浪,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中閃耀光芒;那是真正的“青山含遠黛,稻谷沐金黃”。 結合自身的旅游文化優勢,塘西村重點圍繞打造生態旅游綜合示范區;融合文旅康養,建設全域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精品路線,開發一批獨具仙游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尤其注重發揮塘西村在刺刀峽谷和菜溪高速出口的三角中心優勢,以鄉愁、古風為主線,結合仙北大刺刀峽谷風景區旅游規劃,塘西生態親水旅游小鎮正在打造中。該村還計劃聯合西苑鄉,逐步打造“動在大峽谷、觀在九云寨、學在精神館、悟在西國寺、樂在塘西村”的仙北藝術山居與戶外運動基地,打通社硎鄉特色旅游外循環。 山水煥新顏,換上新裝的塘西正向你發出誠摯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