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黍成熟、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走進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仙游縣社硎鄉白洋村,氣派精美的聯排別墅、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如詩如畫的田間美景、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展銷館、夾帶著泥土氣息的清新空氣……來過這里的人都會被這個深藏在山旮旯的美麗鄉村深深吸引。 很難想象,10年前這里還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白洋村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鄉村建設全面提升,鄉村產業持續壯大,奮力描繪鄉村振興富民強村新畫卷。 如今,不僅腰包鼓起來的群眾日子越過越甜,村集體經濟也實現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美麗、幸福、富裕的白洋先后獲得“國家級森林村莊”“國家級綠盈村莊”“省級文明村”“省級美麗鄉村”“省級特色旅游村”“省級生態村”等榮譽稱號。 白洋村地處社硎鄉西部,總人口650多人,下轄2個自然村,擁有382畝耕地、4700畝林地,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在縣、鄉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該村以被列為全市第二批“幸福家園”試點村建設為契機,秉承“形態田園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理念,整村實施拆舊房、建新村,累計投入4500多萬元建成二層半別墅19棟72套、五層套房2棟40套的白洋新村,戶戶住進新式小洋樓,過上了幸福新生活。 作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近年來,白洋村黨支部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依托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自然歷史條件,持續推進實施產業振興、文旅振興和生態振興,全方位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步入了經濟發展快車道。 依托生態植被茂盛的天然優勢,白洋村發展特色經濟,實行“支部+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建設黃花菜、金線蓮等特色綠色產業基地400多畝。同時,通過組織參加各類展會、電商平臺銷售等形式宣傳推介,打造一批具有核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印象白洋”精品土特產品牌,全面達產后,村財年可增收約20萬元。 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的壯大,都需要依托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村里先后投資50萬元到市縣級投資平臺,按固定年化收益獲得分紅,增加村財收入,且攜手29戶群眾共投資178萬元(其中村部集體投入25萬元),在新村屋頂發展一體化太陽能光伏項目,喚醒了農村“沉睡”的屋頂資源。每年共可增收約21萬元(其中村財可增收3萬元),點亮鄉村共富路。村里還發動村民成立家庭農場,利用山林地種植藍莓、芙蓉李、桑葚等40畝,帶動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收。 該村黨支部放大生態環境優勢,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實施文旅振興。緊盯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村靚”的目標,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民俗文化資源,邀請專業人士制定總體旅游規劃,投資50多萬元保護修繕白洋村百年古民居,投資30多萬元綠化庭院、村道,投資70多萬元將爛泥潭改造成“知秋湖”,投資70多萬元新建村“黨建+”鄉村鄰里中心、村道入口標識和油畫寫生基地,并將原來的殘破墻壁畫成詩意十足的文創壁畫,很受村民和游客喜愛。 此外,白洋村成立鄉村旅游服務中心,建設集民宿、探險索道、古民居、油畫寫生基地、露營基地等于一體的美麗鄉村旅游綜合體。充分利用閑置農房,由村里統一管理,發展精品鄉村民宿100間,配套農家樂、農民超市等,讓“鄉村顏值”變“富民價值”,促進村民、村財增收,為鄉村振興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