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領導干部現場觀摩度尾“柚相鄰”片區建設。 仙游縣衛健部門進村開展關愛流動人口健康文明實踐活動。 仙游縣在主題教育中大力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扎實開展“入村解難、入企解困、入戶解憂”特色實踐活動,入村促振興、入企促發展、入戶促民生,為推進落實縣委“1299”工作抓手和“1021”工作機制提供有力保障。 10月25日,仙游縣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學以爭先百日攻堅”行動部署、建設美麗鄉村暨城鄉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 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率隊前往度尾鎮“柚相鄰”共同富裕先行先試片區,察看片區工作推進情況,聽取度尾鎮匯報推動“七富裕”(組織領富、產業致富、治理助富、民生惠富、人才聚富、文明潤富、制度筑富)的工作情況,實地察看“七中心”(基層社會治理中心、黨建共富中心、產業能級提升中心、非遺文化傳承中心、人才服務中心、智慧康養服務中心、共富護航中心)建設進度,了解“強化優勢互補、推進多元聯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經驗做法。 把“四下基層”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把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作為重大任務,把調查研究作為重要路徑,把解決問題作為關鍵導向,把推動發展作為落腳點,仙游縣扎實開展“入村解難、入企解困、入戶解憂”特色實踐活動。 入村解難 查堵點,破難題,謀良策,促發展。 連日來,仙游縣大興調研風,實行縣處級領導干部“每月兩日”駐鎮制度,圍繞16個方面31個調研選題,深入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生產經營、信訪維穩、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黨建工作等“七個一線”開展調研76次,初步形成調研報告9份,現場解決問題33個。 黨員領導干部示范表率,帶頭深入基層,帶頭走遍村居,帶頭辦好惠民實事。掛鉤單位組織黨員深入掛鉤村(社區),幫助村(社區)黨組織謀好思路、帶好隊伍、管好陣地,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當前枯水期,有群眾反映用水難問題,九仙溪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深入榜頭鎮仙水溪流域內有關鄉村,圍繞下游居民生活用水和農作物灌溉問題現場辦公,決定通過合理調度九仙溪水庫群,減少發電,預留500萬立方米優質水源為榜頭鎮仙水溪流域內應急生活用水以及農作物灌溉使用。 該縣持續開展“機關+農村”“機關+社區”結對共建,推進黨員“初心使命”和黨組織“達標”指數管理,推動加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建設、促進擔當作為。 記者從仙游縣自然資源局了解到,仙游縣實施跨村聯建,對度尾鎮“柚相鄰”片區、大濟鎮善化里·農文旅片區、龍華鎮龍華片區、游洋鎮天馬片區、西苑鄉鳳山片區、菜溪鄉菜溪片區“六大片區”作村莊規劃。 為謀劃產業發展,縣處級領導掛鉤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和示范村工作,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仙游示范樣板村。聚焦鄉村產業振興,黨員干部分期分批進駐掛鉤村,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上門走訪等,開展蹲點調研,幫助掛鉤村理清發展思路,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自助服務區非上班時間沒有開放,辦事不方便。”聽到群眾反映后,仙游縣行政服務中心制定《仙游縣政務服務中心7×24小時自助服務區管理辦法》,完善自助區管理,保持便民自助服務區外門24小時開放,滿足群眾“隨時辦”的需求。 針對邊遠地區“看病難”,仙游縣衛健局開展“醫師下基層服務”行動,組織18名縣級醫院中級以上醫師,每個月定期對口幫扶1至2天,開展技術協作,指導基層醫師及村醫規范診療行為。 為提升基層治理,仙游縣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幫助掛鉤村(社區)健全完善末端組織體系和黨建服務體系,統籌開展綜合治理、平安建設、生態環保等工作,推動“大事一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 入企解困 縣處級領導干部和縣直單位以掛鉤聯系“兩新”組織和兼任黨建工作指導員等方式開展活動。深入企業幫助破解難題,確保意向項目促協議、協議項目促合同、合同項目促落地、落地項目促開工、開工項目促效益。 走訪中,一些企業提及工業用地出讓土地審批困難。仙游縣召集發改、自然資源、住建等項目審批部門,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提出“五證同發”服務模式,指導意向企業先行開展各項前期工作,通過聯合會商研判,手續預審,協助業主勘察設計,實現土地供應環節、規劃許可環節“同步走”,交地和開工“雙同步、零時差”。 特步環球國際品牌鞋類新產品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項目,從掛牌到動工建設僅用41天,從部門介入到“五證同發”僅用29天,大大縮短了項目前期手續報批周期,做到了“交地即交證、交證即開工”。 為幫助企業破解瓶頸制約,黨員干部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經營、項目建設、科技創新、資本運作、對外合作、市場開拓、安全生產等情況,積極宣講各級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民營經濟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爭取政策扶持。通過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縣工信局實施“騰籠換鳥、空間換地”,牽頭制定閑置低效工業用地及廠房認定標準和盤活處置措施,積極捕捉招商信息,引來項目落地,實現“零地招商”,既盤活閑置低效用地及廠房,又培育工業經濟新增長點。 縣行政服務中心將20個部門的71項審批業務的相關節點設置自動監察規則和企業申訴反饋功能全流程納入實時監察節點,統一審批流程,實現一窗受理、全程網辦,解決項目審批“堵點”。 為推進項目建設,仙游縣全程跟蹤服務落地項目,落實好“保姆式”服務,深入建設現場和施工一線,了解和掌握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征求項目建設單位的意見建議。幫助協調項目建設需要的用工、用電、用地、用水等要素保障,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問題。做好建成項目的跟蹤服務,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運行狀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推動重點項目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入戶解憂 結合主題教育“辦實事、解民憂”工作,仙游縣落實黨員領導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持續開展“部門包村、干部駐村”“百名組工進百村”等活動,及時掌握群眾所想、所需、所憂、所盼。 領導干部主動深入基層一線、田間地頭、社區鄰里、村頭巷尾、群眾家中,與基層黨員、干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廣泛征求和聽取意見建議,收集民情民意。 度尾鎮帽山村黃某,55歲開始繳二女結扎戶養老保險,60歲領取年金,按照相關政策,每年只能領取極少數額年金。園莊鎮霞山村吳某某是二女結扎戶,去年生了場大病花了很多錢,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 針對這些問題,仙游縣衛健局多次下鄉入戶調研,征求干部群眾意見,向縣政府建議,積極擴充服務內容,申請財政預算,讓健康保障更貼民心,在全省首創將農村二女結扎戶的“養老保險”轉化為“健康保障”模式,為二女結扎戶解憂。如今,全縣農村二女結扎戶共13769人享受到實惠。 這是仙游縣開展入戶解憂的一道縮影。該縣圍繞群眾衣食住行、生產生活等方面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落實“民呼我為”“接訴即辦”“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等機制,增進群眾感情、密切黨群關系。 入村促振興,入企促發展,入戶促民生。仙游縣久久為功,高標準高質量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