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種植地 川芎苗 時過立冬,天高云淡。近日,記者走進度尾鎮埔尾村興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只見寬敞平坦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空氣中傳來清新的中藥材味道,川芎葉隨風蕩漾,這里的百畝中藥材川芎長勢喜人。 “我們種植的165余畝川芎將在明年5月迎來豐收?!迸d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清滿告訴記者,埔尾村種植川芎中藥材已有一年,這也是摸爬滾打、攻堅克難的一年。 近年來,度尾鎮川芎的種植技術不斷更新,規模穩中有升,現已成為度尾鎮“三寶”中的“一寶”了。種植戶楊清滿就是度尾鎮首批種植川芎種植戶,他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 據度尾鎮埔尾村包片干部吳愛清介紹,埔尾村的種糧農戶較多外出務工,農業勞動力短缺。為做好糧食安全工作,該鎮利用獨特的自然條件,探索利用閑置的稻田種植川芎,其中五月到十月種一季水稻,十月到來年四月種川芎中草藥。這種模式既能有效處理水稻秸稈,提升土壤肥力,降低稻田病蟲害率,又能提高作物產量、質量,增加村民收入。 隨著技術經驗積累和銷售渠道開拓,中藥材種植的效益問題得到了解決,農戶們也看到中藥材種植的發展前景和效益。去年度尾的藥材產品經過鑒定已經達到國家標準,吸引廣州、廈門、泉州等地的藥商簽訂收購藥材合同。 目前,楊清滿的興茂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川芎種植面積在165畝左右,曬干后年產量約70噸,產值達260萬元以上,帶動從業農戶130多人?!按ㄜ核幱脙r值高,市場發展前景好,不容易虧本,一畝田能賺一兩千元,今年我們就加大投入,已經種了100多畝,現在長勢是比較好的,其附屬物還能就地還田,大大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肥效。”楊清滿信心滿滿地說道。 近年來,度尾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立足獨特氣候環境和生態優勢,鼓勵種植戶互相交流、傳授種植技術,形成中藥材產業的大聯盟,目前埔尾村的這種水稻輪作種植模式,已輻射到周邊鄉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水稻-川芎”等稻藥輪作模式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