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村中共上宮支部舊址 張力 攝 今年以來,仙游縣加速產業蝶變、升級賦能經濟發展,市場主體總量、增幅均居莆田市首位,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全市前列,營商環境考評連續三年居全市第一,綠色高質量發展考評兩個季度居全市第一,首次上榜賽迪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縣榜單。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仙游縣以“四下基層”為抓手,緊緊圍繞縣委“1299”工作抓手和“1021”工作機制,開展“入村解難、入企解困、入戶解憂”特色實踐活動,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為全方位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表示,要以開展活動為載體,把“四下基層”制度進一步弘揚起來、落實下去,推動主題教育不斷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入村解難 游洋鎮興山村中,一座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的山頭土樓坐落于興角山下。步入這座建于20世紀60年代的古老民居,看著修繕過后的一墻一瓦,這座古厝展現出新魅力。 土味濃厚的“中國傳統村落”興山村,地處仙游縣東北部山區,如何從“土味”中汲取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營養”?挖掘土樓資源,便是興山村布局古民居保護和文旅發展的新方向。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們通過查堵點、破難題、謀良策等調研,成功推動土樓活化利用。”興山村黨支部書記林明元說,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房屋流轉,因為流轉的時間長,一部分村民覺得收益太慢,還有一部分老人因為住了一輩子,不愿意搬走。為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村“兩委”挨家挨戶談話磋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承諾將流轉后的房屋進行免費修繕。村民們看到了村“兩委”的誠意后,土樓產權流轉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為更好地保護土樓,我們將其改造成游洋鎮鄉愁記憶館,向過往游客展示其獨特的土樓文化。”游洋鎮黨委書記楊國石表示,近期興山村還獲得了仙游農村商業銀行發放的100萬元貸款,用于村里紅色教育和鄉村古建筑項目建設。興山村作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近3年來平均年接待游客11.2萬人次,年均旅游總收入超過760萬元,加速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當前,仙游30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掛鉤6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和50個省市縣三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先后深入鄉村一線開展專題調研76次,召開現場辦公會議35場,破解鄉村振興難題82個,謀劃代建小規模工程、新能源充電站等抱團產業項目121個。 入企解困 “當初多虧了仙游政府的全力支持,才讓我們項目進展如此順利!”在仙游紫京新能源三元前驅體項目現場,項目經理鄭建程向記者介紹,項目自去年“9·8”投洽會簽約,今年3月動工建設,再到如今一期所有主體結構完工,跑出了令人矚目的“加速度”。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10億元,用地面積350畝,其中一期投資30億元,規劃建設年產3萬噸三元前驅體和1萬噸正極材料生產線。 “在項目工業用地出讓后,仙游縣充分利用投資合同簽訂到土地摘牌的間隙,發改、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及屬地提前介入、主動服務。”仙游縣開放招商辦負責人劉圣將介紹,縣里支持并指導意向企業先行開展項目備案、總平面布置、地質勘查、方案設計、施工圖審查等各項前期工作,通過手續預審,確保工業投資項目摘牌公示后馬上獲得“五證”并能立即動工,大大縮短項目前期手續報批周期。 仙游縣以主題教育開展為契機,以企業需求為抓手,通過一對一、面對面的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在政府的引導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水電問題、人才安置問題都得到順利解決,這才使得項目進度遙遙領先。”鄭建程表示。 眼下,仙游縣開展“學以爭先、百日攻堅”行動,圍繞8個重點任務36項具體項目開展專項攻堅。推行“1021”工作機制,成立21個重點工作攻堅專班,抽調300多名骨干力量到“九大產業”“九項重點工作”等項目攻堅一線。選派22名干部成立工作服務隊下沉鄉鎮,現場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需要的要素保障以及困難問題1032個,推動項目早日落地,形成共促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入戶解憂 “大媽,把您的腳慢慢抬起來……”近日,在仙游園莊鎮宮兜村的張啊粗家中,肢體殘疾評定醫生正在仔細檢查評殘申請人的身體狀況,上門評殘鑒定小組的到來讓他們一家欣喜不已。 張大媽今年97歲,因長期臥床不起致殘,行動不便,日常生活只能靠著兒子幫忙,對于他們來說去縣城辦殘疾證是件很困難的事。“沒想到仙游縣總醫院的評定醫生和殘聯的同志會到家里來看我母親,我們不用出門就能辦下殘疾人證,感謝大家!”張大媽的兒子十分高興。 據悉,為進一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殘疾鑒定服務、減輕重度殘疾人辦證負擔,近日,仙游縣殘聯聯合仙游縣總醫院、仙游縣德安醫院評殘醫師,與工商銀行工作人員一同為疑似殘疾人對象進行入戶殘疾評定,讓家庭有困難的殘疾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便民辦證服務,真正為殘疾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殘疾人家中,在評定醫生殘疾鑒定完畢后,縣殘聯工作人員便幫助符合評殘條件的殘疾人填寫、收集辦證所需材料。“這些材料收集完畢后,我們當天就開始制卡,并會在制卡結束后免費寄遞到辦證人家中。”縣殘聯駐縣總醫院辦理殘疾人證窗口負責人嚴壽貴說。 “上門評殘鑒定服務為殘疾人提供零距離‘綠色通道’服務,并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礎上升華為‘一次不用跑’,方便了殘障人士及其家屬,減輕了殘疾人家庭的經濟負擔,也讓他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仙游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陳春泉表示。 除此之外,仙游縣還開展“四門四訪”活動,推行開門接訪就地解決矛盾糾紛、進門約訪主動化解重點問題、登門走訪積極落實疏導幫扶、上門回訪認真傾聽民聲民意等工作機制,推動各級領導干部“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經統計,縣鄉兩級領導干部累計開展“四門四訪”活動2081批次,有效化解信訪事項961件。 入村促振興、入企促發展、入戶促民生,仙游縣正持續發力,以常態化的“三入”推動“三解”,把主題教育抓得更加扎實、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