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賽隆科技有限公司廠區。 福建中裕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仙游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持續激發新質生產力。 如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綠色賦能是重要一環。 仙游縣依山傍水,是木蘭溪源頭和上游所在地,背靠生態優勢,發展綠色經濟得天獨厚。 據統計,2023年全縣綠色經濟完成產值193.5億元,增長17.3%;累計創稅6.3億元,增長36.4%。 今年仙游縣又有16個項目列入市綠色經濟產業項目庫,包括工業科技、生態環保、新能源等項目,總投資530.7億元。 開辟新賽道、形成新集群、積蓄新潛能,仙游縣凝聚綠色生產合力,增添產業“含綠量”,升級發展“含金量”。 積蓄新潛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春和景明,仙游縣社硎鄉,仙游木蘭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施工正酣。“木蘭號”TBM貫通通風兼安全洞,正進行進廠交通洞開挖作業。 仙游縣水電產業發達,早在2013年,就建成仙游抽水蓄能電站。“十四五”期間,仙游木蘭抽水蓄能電站列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中的重點實施項目。自此,仙游縣成為全國第二個擁有“雙抽蓄”電站的縣區,標志著該縣率先貫徹“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加快融入國家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仙游木蘭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約89億元,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將安裝4臺單機容量35萬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輪發電機組,設計年發電量14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18億千瓦時,年發電利用小時數約1000小時。電站樞紐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及開關站等組成。 “項目施工總工期69個月,計劃2028年首臺機組投產,2029年4臺機組全部投產。”工程部副主任歐陽向輝介紹,當前項目正處于“兩洞一路”工程建設中,為加快整體施工進度,在關鍵施工通道開挖作業中,采用先進的TBM硬巖盾構機掘進,利用機械代替傳統人工爆破,提高挖掘效率和安全性。項目計劃5月進入主體工程地下廠房開挖。眼下,正加大智能化及數字化投入,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區域經濟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投用后,將促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規模發展和消納,每年節約系統標煤53.9萬噸,相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5萬噸,有利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新能源占比提升。 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指出,項目建成后對加快仙游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地區經濟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優化全縣乃至全省能源結構,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可靠運行,壯大新能源產業集群,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實現“雙碳”目標、促進共同富裕等都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形成新集群科技創新綠色制造 仙游地形氣候獨特,風、光、水、生物質資源豐富,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低碳能源發達。 記者從仙游縣綠色經濟產業專班了解到,仙游縣已列入國家級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縣,全縣屋頂分布式光伏可實現裝機規模超21萬千瓦。風力開發初具規模,已建成楓亭九社、社硎草山和游洋興山等3個風電場,總裝機規模9.6萬千瓦。 在楓亭鎮,航拍機飛上福建中裕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鏡頭下廠區一個個屋頂都建設了光伏。 “公司投資1100萬元,新建3.5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2月立項,3月動工建設,預計6月并網發電。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約4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近4000噸。”該公司黨支部書記、行政部經理張祥武介紹。 致力成為“新材料行業領跑者”,福建中裕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與安踏、鴻星爾克、特步、喬丹等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公司有3條PU革濕法生產線、4條干法生產線及后整理設備等,同時配套先進的廢氣回收系統及污水處理系統,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產品遠銷東南亞市場。 “公司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推行綠色制造。”張祥武介紹,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公司累計投入近2000萬元,年預計減少二氧化碳1萬噸左右。改造升級燃煤鍋爐,年節約燃煤預計900噸左右,減少廢氣排放,降低能耗。投資150萬元對車間排風系統進行改造,每年預計節約電量120萬度,煤量90噸,天然氣量4萬立方米。投資100萬元改造污水處理系統設備及配套設施,污水循環利用率達100%,減少污染物和廢水的排放,每年預計節約電量300萬度。投資10萬元,改造太陽能路燈,年節省電量約3萬度…… 環保為先,綠色發展。近年來,全縣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耗總量和能耗強度呈逐年下降趨勢。 開辟新賽道變廢為寶節能降耗 圍繞動力電池、儲能、氫能等,仙游縣進行產業布局,引進一批鏈主企業,積極搶占新能源材料新賽道,穩步推進紫京新能源科技、和拓新材料、國城三元正極等3個重大龍頭項目建設進度。引進車、電分離的全國“電池銀行”總部和高性能壓延銅箔項目,電池回收、三元前驅體、正極材料產業微集群初步呈現,聚力打造千億級智能高端綠色產業園。 同時,仙游縣著力解決綠色纖維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及生態設計技術等重大科技問題,突破綠色循環再生產業化關鍵技術瓶頸,實現產業化應用。 在仙游經濟開發區,福建賽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循環再生綠色纖維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整個生產就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過程。”該公司管理部總監姚毓聰向記者介紹,公司以廢舊瓶片、廢舊紡織品為原料,通過高科技再生工藝技術生產綠色纖維。產品涵蓋再生滌綸長絲、再生滌綸色絲、再生復合絲以及再生功能絲等多個品種,年產量可達30萬噸,廣泛運用于鞋服及各類紡織品。 該公司實行全產業鏈低碳環保生產,節約了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大幅減少用水、用電量,減少環境污染,不僅響應國家能源戰略,符合國際綠色環保需求,也成為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良好示范。 “開發區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引導企業比對標桿、找差距,制定改進方案,不斷降低產品能耗。”仙游經濟開發區副主任陳穎說,開發區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為引領,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園區綠色低碳發展,入選國家級園區整體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接下來將積極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 仙游縣致力于綠色循環再生技術的科研攻關,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通過培育行業與行業之間、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逐步擺脫傳統工業經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生產模式,依托綠色纖維產業園、3C智慧產業園、日晶玻璃技改、海安橡膠等重點項目,初步形成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隨著“含綠量”不斷增加,全縣發展的“含金量”也持續提升。仙游經濟開發區入選省級綠色園區,海安橡膠入選省級綠色供應鏈、省級綠色工廠,禾欣中裕新材料入選省級綠色工廠,賽隆科技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根據仙游縣產業發展態勢,2024年綠色經濟預計完成產值228億元,比增18.0%;新增入庫規模企業6家,新招引落地項目6個,力爭綠色經濟繼續保持全市領先。 激發綠色動力,釋放生態活力。仙游縣正通過穩步提升產業“綠色濃度”,支撐新質生產力永續發展,不斷刷新綠色經濟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