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鑫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 日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繁忙生產的流水線。 全媒體記者 黃凌燕 攝 仙游縣構建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現有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規上企業38家,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1家。 電子信息、新材料行業是21世紀的新興行業。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仙游縣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現有規上企業38家,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1家。圍繞縣委“1299”工作抓手和“1021”工作機制,該縣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借智”聚力,激發創新活力,催生發展新動能,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借智”聚力 打造創新高地 “公司作出新的產品布局,采用新研發的注胚發泡技術生產的鞋底進入打樣階段,即將導入量產。這款產品平整度高,還具備穿著舒適、彈性高等優點,性能提升的同時還能實現產能增加。”坐落于仙游經濟開發區的福建鑫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產品設計及生產制造于一體的科技民營企業,該公司生產副總徐詩德不無驕傲地向記者介紹。 作為我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鏈企業之一,鑫瑞公司專注于鞋類中的超臨界流體微發泡技術研究和新材料研發,該公司積極與政府部門、高校及科研機構、社會人士開展合作,去年僅研發經費就高達3000多萬元。公司還積極籌備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深化拓展現有研發團隊的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好孵化科技成果。 為積極搶占新能源材料新賽道,同在仙游經濟開發區的華峰綠色纖維產業園與院士專家團隊進行合作,以廢舊紡織品制成的聚粒料為原料,生產品質綠色纖維,讓能耗大幅下降,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全產業鏈低碳環保生產。 智勝半導體陶瓷材料產業項目不斷拓寬應用領域,在行業內率先開發生產各種3D形狀的高技術陶瓷。作為一家主營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研發制造的企業,該公司新建設的智能化精密陶瓷加工中心近期投產。該公司堅持產品創新,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目前生產的特種陶瓷已廣泛應用于電子及工業產品中。 智勝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建山介紹,該公司二期項目主要生產各種3D形狀的高技術陶瓷。下一步發展方向是半導體精密陶瓷零部件中的搬運臂、拋光盤等。 莆田鈺誠化學有限公司深度挖掘材料的優勢性能,實施強有力的融合與跨界策略,生產的不飽和聚酯樹脂應用在動車、汽車、風力發電風葉以及航天航空制造等領域。位于仙游縣鯉南鎮的迪碼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經營高端電子禮品、電子工具等生活類電子產品,產品出口歐洲、北美洲、東南亞等地區。 “我們綜合評估國內外市場,今年產值預計1.1億元左右。后續規劃順應市場化的要求,對水平儀、測距儀等測量儀器的制作進行再升級,為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作一些研發部署。”迪碼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科表示。 通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仙游縣完成“華麗轉身”的企業越來越多,不少企業工藝技術和產品性能居同行業領先水平。仙游縣引導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創新創優創強”戰略,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高地。 以“智”提質 提升制造水平 4月19日,走進位于楓亭鎮的日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一件件精美的玻璃制品在流水線上整齊排列。在這火紅的生產線背后,“智慧工人”發揮著很大的貢獻。 為保證向客戶提供優質的玻璃制品,這里的每條生產線均配備世界先進的自動檢驗設備,可自動檢測出玻璃制品的裂紋、口平滑度、密封度、口部尺寸,以及外觀氣泡、結石等缺陷。自動檢驗機還能利用AI功能對玻璃制品進行全數檢測,保證玻璃制品的品質。 該公司生產裝備同樣采用國內外先進的工藝設備,選用自動配料系統,各種原料按照精心設計的配方由電子稱量系統自動稱量、混合成配合料,經高溫熔化成優質玻璃液。窯爐爐體結構為全保溫、高效率、低能耗。先進的生產工藝鑄就優秀的產品質量,日晶玻璃實現了節能、低碳、輕量化生產各類玻璃制品的性能。 企業越來越多數字化、智能制造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福建益明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染色滌綸絲、色紡滌綸絲、高彈絲及特種紗線研發生產等于一體的科技型企業,通過全自動包裝機、碼垛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實現降本提效。協誠鞋業通過實施“智轉數改”,對生產車間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配備自動切割機、自動沖裁機、自動畫線機等,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產品合格率也明顯提高,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升級改造后,企業用工人數下降三分之一,但人均產值提升了三倍。”協誠鞋業經理蔡曉東告訴記者。 仙游縣鼓勵企業在生產流程、質量管理、運營管理、能耗管理、品牌培育、個性化定制、供應鏈等方面,積極運用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企業內部的生產管控和精益制造能力。目前,該縣還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加快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和5G全連接工廠。通過打造一批示范企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延鏈強鏈 推動集群發展 總投資50億元的和拓(仙游)新材料產業園,采用浸出、萃取、結晶、蒸發等生產工藝制成三元正極材料前端原材料產品。隨著該項目一期的部分投產,由和拓新材料、紫京三元前驅體等項目形成的動力電池新材料鏈條,初步形成產業微集群閉環。 通過龍頭企業、重點項目的建設,強化產業強鏈、延鏈、補鏈。仙游縣圍繞龍頭企業,深化全要素服務保障,積極推動鑫瑞科技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鏈項目加快建設,紫京新能源科技項目、和拓(仙游)新材料產業園盡快全面投產,智勝半導體陶瓷材料產業項目盡快投產,海安三期廠房擴建項目盡快形成產能。 “引進一批鏈主企業,形成一場產業蝶變”。仙游縣圍繞鞋服新材料鏈條,以賽隆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引入高性能、多功能、差別化、可降解的紡織品,完成“回收—材料顆粒化—紡絲—加彈—織造—回收”的產業鏈閉環建設,樹立行業綠色和可再生發展標桿。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鏈條,以和拓(仙游)新材料產業園、紫京新能源科技三元前驅體項目為基礎,沿鏈聚合、集群打造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區。圍繞半導體新材料鏈條,培育發展集成電路及半導體器件產業應用的半導體材料。圍繞橡膠輪胎新材料鏈條,拓展鋼絲簾子線等上游原材料和橡膠助劑及填料、廢舊輪胎利用等配套產業鏈,初步形成一條上下游配套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截至2023年,仙游縣共有電子信息規上企業7家,全年完成產值24.2億元,實現稅收1076.1萬元。新材料產業規上企業31家,鞋服、新能源、半導體、輪胎等新材料已初具規模,2023年規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10.9億元,稅收3.45億元。 立足當前產業現狀,補齊上下游短鏈,加快形成新材料等未來產業集群發展的良好態勢,推動產業不斷迭代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仙游縣工信局總工程師林南生表示,目前仙游縣正著力加強對種子企業、準“四上”企業跟蹤監測和培育引導,促進紫京科技等企業及時轉規納稅,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同時靠前服務,抓好抓實產業項目招引、建設,全力以赴推動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建設、建設項目早投產、投產項目早達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