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金黃飽滿、清香四溢、酸甜可口……度尾文旦柚憑借其獨特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質,成為暢銷全國各地的名優農特產。作為當地農業支柱產業,度尾鎮涌現出一批批致力產業創新和發展的帶頭人,劉坤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圖)。 劉坤泳是福建省第十三屆、十四屆人大代表,先后被授予“莆田市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最美農民”“莆田市勞動模范”“福建最美鄉土專家”“福建省勞動模范”等稱號。他一手創立的仙溪果業專業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福建名牌農產品”等稱號。 ■脫貧致富帶鄉鄰 出生于果農世家的劉坤泳,初中畢業后就泡在農場里鉆研種柚技術。經過長時間的刻苦鉆研與實踐,他在文旦柚等水果種植、經營、銷售上闖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致富之路。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在慢慢掌握了技術之后,劉坤泳開始向周邊群眾普及文旦柚的種植技術。2006年2月,劉坤泳發起成立仙溪果業專業合作社及仙溪果業協會。據劉坤泳介紹,通過仙溪果業專業合作社等多家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充分發揮“仙溪”著名商標的品牌效應,帶領合作社成員和當地果農多次參加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打響度尾文旦柚的知名度,帶動全縣柚農增收。目前,全縣文旦柚面積超3.5萬畝,年可創產值4億元以上,其中100畝以上規模的果場45家,已獲得綠色食品認證14家,從業人員超3萬人。 ■創新突破提效能 劉坤泳深知,要想在這一畝三分地上取得突破,必須在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上下功夫。為此,他積極參加各類農業培訓,虛心向專家請教,不斷摸索和實踐。同時,全面推廣農業“五新”技術和一品一碼可追溯制度,積極引進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技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不僅為當地農戶提供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和技術支持,還能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今年2月份,仙溪果業專業合作社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科協等單位共建,獲批成立“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以“生態、綠色、健康”為理念創新提升文旦柚栽培與生產模式,引導農戶科學化管理、標準化種植,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幫扶濟困踐初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不斷向好發展的同時,劉坤泳始終記掛家鄉父老,關心家鄉教育事業,以實際行動反哺家鄉。 在劉坤泳擔任度尾鎮湘溪村村民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期間,為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通過自身捐款、社會籌款、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等,改善湘溪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并設立村教育基金會,獎勵優秀學生,幫扶困難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劉坤泳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的作用,把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安排做工就業,并常態化辦起“科普夜校”,堅持手把手傳授種果技術,深入果園現場技術指導,傳授優質豐產新技術,輻射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