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天剛亮,仙游縣鯉城街道仙糖社區居民王德娥、林淑芳就拿著笤帚打掃小區花圃周邊的落葉。年逾八旬的王德娥說:“小區居民素質高,沒人亂扔垃圾。我們老年人每天早起遛彎,順手掃掃落葉什么的,也是鍛煉身體。”在這個全省城市建設品質提升綠色社區省級樣板工程第一名的社區,居民們自覺維護環境已然成為習慣。 仙糖社區黨總支書記林晗燁介紹,該社區前身為福建省仙游糖廠,1956年5月建廠,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個五年計劃重點項目之一,是福建省第一家大型糖廠、全國八大糖廠之一。2000年7月28日,經仙游縣政府批準,正式成立仙游縣鯉城街道仙糖社區居委會。近年來,仙糖社區黨總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探索“五心五色”黨建工作模式,扎實推進“綠色社區省級樣板工程”創建工作,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釀造”甜蜜生活。 以黨心聚民心,打造“黨旗紅”品牌 仙糖社區黨總支以創新基層治理為著力點,扎實開展“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結合社區實際,探索“老社區·心治理”的社區治理新路徑,將紅色基因融入各領域,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領域覆蓋的基層治理現代化體系。 社區黨總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提效賦能,聚焦“老黨員、老職工、老街坊、新鄰居”的“三老一新”群體,突出末端組織共建、隊伍建設共治、服務保障共享的“三共相融”載體,提升基層治理新合力。堅持以規范黨的組織建設為抓手,不斷深化“黨建+仙糖”文化品牌建設,探索“黨建引領+協同管理”的社區長效治理模式;不斷創新“文化社區+文創街區”運營機制,深挖歷史底蘊、盤活閑置資產,賦予社區新活力;不斷創新“學企社警醫”五方聯建工作機制,培育新型社群文化,推進共防共享共治;不斷探索適老化社區建設,打造老齡友好型社區,開創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新局面。 以服務為中心,打造“志愿橙”平臺 仙糖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齡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的占比超過60%,老年人的事情是社區工作的頭等大事。該社區將志愿服務作為開展“黨建引領、夯基惠民”的重要內容,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機結合,積極搭建“陽光橙”志愿服務平臺,匯聚志愿服務“眾力量”。 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帶團建”,建立黨員團員“帶頭”、基層群眾“合奏”的志愿服務隊伍,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主題黨日+志愿服務”“青年志愿+公益服務”等模式,動員黨員團員亮身份,帶頭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在職黨員“雙報到”,引導居住在社區的外來黨員就近學習、就近服務、就近參與活動,真正讓志愿活動服務民生、惠及百姓。 以發展強重心,打造“蔗葉綠”社區 仙糖社區對標“綠色低碳、綠色發展”的奮斗目標,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以資源能源節約、人居環境舒適、社會人文氣氛良好、綠色文明意識高為標準,推動“老舊小區向宜居社區”轉變、“工業街區向綠色社區”轉變,努力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 社區黨總支組織社區黨員干部、網格員隊伍、巾幗志愿服務隊,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專題培訓、“綠色健康、低碳生活”科普宣傳專場活動,營造創建“綠色社區”的濃厚氛圍。同時,把創建“綠色社區”與解決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結合起來,與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結合起來,解決社區“亮化、綠化、美化、秩序化”的突出問題,激發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社區居民自治的能力,實現社區“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目標,將傳統老舊社區建設成為高品質綠色社區標桿。 以霞光映初心,打造“銀發白”隊伍 仙糖社區是我市唯一一個從國有企業廠區改制轉隸的社區,現有社區屬于原仙游糖廠的生活區。社區老街坊、老職工、老黨員多,共有221名黨員,其中離退休黨員72名。為了充分發揮老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該社區黨總支于2023年5月設立了離退休黨支部。 仙糖社區離退休黨支部成立以來,結合老黨員特點和實際,探索做好老黨員工作新模式,在抓好思想理論武裝的基礎上,下好特色活動開展的“妙手棋”,持續激發老黨員干部活力,充分發揮他們的經驗優勢和先鋒模范作用。離退休黨支部積極推動社區老黨員活動中心、老黨員之家建設,積極搭建老黨員學習平臺,抓實學習教育制度落實,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開展各類理論學習,引導老干部旗幟鮮明講政治;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黨建品牌的影響力,凝聚離退休干部黨員及廣大離退休干部助力發展大局的正能量。 以服務換真心,打造“網格藍”體系 仙糖社區黨總支在“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作中,主動融入“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單元黨小組—黨員先鋒戶”的“五級聯動”組織體系,為網格化管理注入“紅色基因”。目前仙糖社區共劃分網格3個、單元19個,成立網格黨支部2個、單元黨小組8個,不斷選優配強網格長、黨員長隊伍。 社區黨總支依托“全市一張圖”大數據平臺,推行“居民點單、網格報單、社區派單、全員接單、群眾評單”工作機制,為民服務實現了立體式、流程化和全覆蓋,實現網格常態化入戶巡查,動態化核實網格內現有常住人口、流動人口、房屋現狀、空巢老人等基礎信息,及時了解掌握網格內群眾需求和訴求事項,實現群眾反映的社情民意由“事后調查處理”向“事前預防、源頭治理”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