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鯉湖人氣旺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目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旅經濟為引擎,聚焦“春天夢想”的蓬萊仙境九鯉湖,“夏日涼都”的避暑勝地仙水洋,“與秋共舞”的“運動天堂”刺刀峽谷,南國冬韻的“心動樂園”石谷解、十八股頭、菜溪巖等核心旅游資源,做好“仙”字文章,打響“四仙”品牌,一體打造“四仙圣境”,打響“有一種旅游叫仙游”的福建旅游新名片。 今年一季度,全縣接待游客量達143.68萬人次,同比增長22.2%;國內旅游綜合收入12.59億元,同比增長28.5%;主要景區門票收入572.64萬元,同比增長6.92%。 ■發展生態旅游 約上好友、帶著家人,一起開車遠離城市的喧囂,是許多市民周末放松的選擇。隨之而來的精品民宿、家庭農場、鄉村露營、自然研學……這些新業態,帶來了更多元的消費和更大的鄉村旅游發展空間。 溪緣谷營地位于石蒼鄉濟川村與高陽村交界處,坐落于金鐘水庫下游粗溪畔,背靠山野,面溪而建。這里以帳篷為載體,植入宋代場景元素,是全省首個宋韻主題微度假綜合營地。“五一”假期開張,人氣爆滿。 據介紹,營地探索發展“露營+農文旅”的慢生活休閑模式,分為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宋韻露營區,包括25個露營住宿帳篷、5個宋韻商業街帳篷,配套休閑步道、景觀燈、沿溪10余處古韻打卡點等設施。二期擬發展“露營+療愈體驗”服務中心和“露營+休閑農業”共享農場兩大項目。 接下來,我縣將不斷依托仙游北部山區優越的自然人文資源策劃建設一批露營地、自駕車旅居車營地,打造露營休閑文旅新空間;利用古厝打造文化主題酒店、民宿、客棧、茶社等旅游休閑服務場所,建設鄉村古戲臺、鄉土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將文化遺產轉化為文旅產業資源等。 ■創新文旅賽道 夏意漸濃,小得盈滿。近日,走進西苑鄉海拔871米的仙水洋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只見現場施工人員加快景區提升改造,“上新”潮玩項目,迎接夏日旅游旺季。據介紹,該項目是將這里原有的70多畝繡球花海,改造成荷花田,將在盛夏開花迎接游客。同時今年景區新植了多種觀賞植物,打造觀景拍攝打卡點。 如今,我縣將聯動開發,打造民宿度假、戶外露營、藝術創作、避暑康養等鄉村旅游新業態,開發以水上娛樂游憩體驗區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綜合農文旅項目。今年夏天,將策劃舉辦“莆陽爽夏·仙水潮玩季”文旅活動。 同時,突出大空間、大統籌、大融合,我縣把各類有價值、可利用的資源轉化為旅游IP,策劃推出一系列創新性、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特色文旅業態,形成具有仙游特色的引爆點。 目前,仙游有4A景區2個、2A以上旅游景區11個,全國重點文保單位4個。我縣還邀請南開大學教授石培華團隊、福州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教授朱力團隊,牽頭成立仙游縣文旅智庫,統籌規劃仙游北部山區文旅發展。創新借力省內10所高校資源與11個鄉鎮結對共建,將旅游規劃與村莊規劃、產業規劃、鄉村振興規劃等多規合一,串珠成鏈打造全域精品旅游路線。 ■打造仙韻仙景 在菜溪鄉象星村前溪片區,一座由50多棟古民居組成的岳氏古厝群靜靜地躺在群山之中。岳氏古厝群建筑風格獨特,為土木結構,以生土為主要建筑材料,古厝群總占地面積約為30畝。今年以來,菜溪鄉組織建筑工人對岳氏古厝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民居群進行修繕加固,并對周圍進行立面改造、庭院整治、設施配套等建設,更好地保護和延續古建筑的歷史信息及價值。 近年來,我縣充分挖掘自然生態、鄉村民俗、古民居風貌等“仙韻”特色資源,統籌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通過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保護和利用。同時,我縣還搶占文旅發展新風口、文旅新業態,創新推進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結合仙作技藝、國畫藝術、紅木家具、文物古玩等產業集群,舉辦中國(仙游)紅博會等大型會展,構建特色工藝旅游產品體系,打造“有故事、有活力、有顏值、有力量”的體驗場景,做活全域文旅產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