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建議是檢察機關行使法律監督職責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今,檢察建議的監督職責不但體現在訴訟活動中,而且延伸到“訴訟監督”外,參與社會治理。近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視察調查組開展檢察建議視察調查工作,監督和支持檢察機關依法履職,發揮檢察建議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市域社會治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預防減少違法犯罪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市人大常委會先后對相關檢察工作開展專題視察,為發揮檢察建議推進系統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表示,推動檢察建議在服務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需要加強個案研判和類案分析,從多發、頻發的社會治理熱點難點中發現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總結問題、原因和規律,提出明確具體、說理充分、有操作性的意見建議,推動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社會效果。 自2020年至今年2月份,全市檢察機關制發各類檢察建議1775件,檢察建議回復率為99.43%,已回復檢察建議采納率為99.55%。48件案件入選省級以上典型案例,其中7件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1件檢察建議案件獲評全國十大行政檢察案例。 以個案監督推進類案治理 “我向仙游縣檢察院申請后,現在已經取消罰款,失信信息從‘黑名單’中刪除了,今后出行也不會再受影響。”日前,當事人顏某某感激地向經辦檢察官說道。 2019年至2020年,仙游縣衛健局以違反《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為由,決定對包括顏某某在內的4戶家庭分別征收社會撫養費。因顏某某等未主動履行繳款義務,該局向仙游縣法院申請對顏某某等8人依法予以強制執行。進入執行程序后,仙游縣法院對顏某某等人采取了納入失信名單、限制消費等措施。2021年8月,國家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后,顏某某等8人向仙游縣檢察院提出監督申請,要求停止執行并解除強制執行措施。 2021年9月2日,仙游縣檢察院受理該案件后,認真研究國家優化生育政策精神。通過調查核實,共發現全縣未執結社會撫養費案件達上千件。圍繞“以點帶面、以個案監督推進類案治理”監督思路,仙游縣檢察院多次到仙游縣衛健局調查核實、征求意見。在調查核實及溝通協調基礎上,仙游縣檢察院向仙游縣衛健局發出類案檢察建議。2021年9月7日,仙游縣衛健局采納檢察建議,并向仙游縣法院申請對該類案件作結案處理。仙游縣法院及時將顏某某等8名當事人從失信名單中去除,解除限制消費、財產控制等措施并結案。 2021年10月,省檢察院指導莆田市檢察機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征收撫養費執行監督”專項活動,共發出類案檢察建議9件,排查發現同類案件4020余件。目前,該類案件已辦結946件,涉及946戶1877人,促成停征6200余萬元。事后,省檢察院總結并轉發莆田市檢察機關辦理社會撫養費案件的相關經驗,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線索摸排和類案辦理。該案例也被寫入當年檢察工作報告,得到了人大代表的充分認可。值得一提的是,該案最終入選“2021年度十大行政檢察典型案例”。 由“辦理”向“辦復”轉變 2022年,市檢察院在審查吳某等人非法買賣易制毒物品一案中發現,外地一家公司未按照《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規定進行備案,向我市部分企業和個人銷售制毒原材料稀釋劑、混合液,后被加工為含有易制毒物品成分的成品和半成品,用于鞋服、化工等行業生產,造成易制毒物品脫管風險及安全生產隱患。 在梳理近年來我市檢察機關辦理易制毒物品案件情況,分析所涉行業企業、易制毒物品數量基礎上,市檢察院分別向公安機關和應急管理部門制發檢察建議,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依法履行職責、規范取證程序和加強禁毒宣傳。被建議單位收到檢察建議后,多次與檢察機關聯系協調回復工作。公安機關對轄區內化工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摸清全市易制毒化學品企業底數、使用易制毒化學品種類、數量和用途,開展宣講26場次;應急管理部門組織開展為期2個月的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專項整治行動,與周邊地市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加強日常執法檢查和線索移送,規范許可備案程序,開展全覆蓋檢查。 在制發檢察建議后,市檢察院還會同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安全生產領域溯源治理的工作細則》,對安全生產領域線索雙向移送、加強法律監督和建立協作機制等作出詳細規定,為兩級檢察機關和應急管理部門做好安全生產領域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提供指引。 找準“小切口”助力“大治理” 小釘子存在大隱患,小案件連著大民生。群眾的民生需求在哪,檢察職能就延伸到哪。城廂區檢察院從“釘子陣”影響群眾出行體驗感著手,在履職中發現,市政主干道上“釘子陣”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臨近交通岔路口的緩沖帶、減速帶磨損后形成的矩形“釘子陣”問題凸顯,可能成為影響行車安全的“地雷陣”。另外,臨近居民小區的街巷因原有路燈、廣告牌等設施改造、整治形成的局部“釘子陣”,也可能成為行人的“絆腳石”。 城廂區檢察院先行先試,在全省范圍內率先系統化探索道路“釘子陣”安全預防性公益訴訟,運用無人機航拍、現場實地查看等方式,對城區主要路網展開全面排查,繪制“釘子陣”主要分布區域圖,梳理各相關主管部門職責權限,制發訴前檢察建議14份。以檢察建議回應群眾關切,維護人民群眾更高品質的司法需求,守護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針對各部門聯動治理等現實難題,我市兩級檢察機關上下聯動,走訪主管單位進行再溝通、再磋商,積極運用公益訴訟訴前圓桌會議等機制,推動各單位形成合力開展綜合治理。圓桌會議召開次日,市城管局即發文開展全市范圍內專項清理并配套組織督導檢查工作,統籌區鎮村、建用管,開展全領域、全環節的治理,共排除“釘子陣”等安全隱患4740處,修復路面700平方米。同時,探索引入公眾責任保險投保兜底等方式,推動問題系統性整改。相關經驗做法也被全省推廣開展類案監督。 下一步,我市檢察機關將繼續挖掘案件根源,從制度機制上找漏洞,從可整改、能見效的角度入手,向有關部門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動溯源治理。同時,始終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理念,不斷強化檢察建議工作質效,為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奮力答好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貢獻檢察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