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一年一度的許阿瓊獎學委員會頒獎大會舉行。108名高考優秀學子、10位優秀教師獲頒獎金和榮譽證書,6所中小學獲頒本年度獎教金。僑雄集團董事局主席、許阿瓊獎學委員會會長許奇鋒,僑雄集團總裁、許阿瓊獎學委員會副理事長許奇有,以及許奇鋒的兒子許嘉威、許嘉輝來到現場,與市領導一同為師生頒獎。 許阿瓊獎學委員會是莆籍香港愛國人士、僑雄集團創始人許國雄于1986年以其母親許阿瓊的名義創立的,是我市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獎學組織。38年來,他們家族三代接力,熱心獎教助學。其一年一度的頒獎儀式,深受公眾關注,成為莆田教育界的一大盛事。截至今年,共有3434名學生獲得許阿瓊獎學金。 許國雄是秀嶼區平海鎮上店村人,幼時勤奮好學,但家境貧寒,在親戚的資助下,以優異成績先后從麟峰小學、莆田一中、福建農學院畢業。深感讀書改變命運的他,畢業后帶頭在家鄉創辦平海上店小學并擔任校長。1972年,許國雄攜家移居香港,立志為僑務工作盡心盡力。他敢闖敢拼、勤勞奮斗,事業蒸蒸日上,并毅然回鄉投資,創辦了莆田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莆田縣僑雄工藝廠。 改革開放之初,莆田急需各方面人才。許國雄深知,教育乃立國之本,民族振興靠人才。為激勵學子奮發向上,1986年,許國雄捐資20萬元,創立莆田首家獎學獎教機構——許阿瓊教育基金會(后更名許阿瓊獎學委員會);每年對本市當年度高考成績優異或獲奧林匹克競賽省一等獎及以上級別且保送高校的應屆畢業生給予獎勵,同時向其就讀過的母校等6所中小學頒發獎教金。許國雄還帶領兒子許奇鋒帶頭加入興化大學教育基金會(興化大學后更名為莆田學院),捐建“許樓光圖書館”。 許奇鋒回憶道,早年許阿瓊教育基金會的款項是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摳”出來的。即便這樣,家父毅然決定,在家鄉設立獎學基金,獎勵全市品學兼優的高考優秀學生。 1988年,許國雄因病辭世。其子女許奇鋒、許奇才、許奇有、許紅丹四兄妹繼承父親遺志繼續譜愛鄉曲。 在助建莆田學院方面,他們同樣盡心盡力。1991年,許奇鋒四兄妹捐資200萬元,在莆田學院捐建“雄馨教學樓”;1998年,再次捐資350萬元,捐建“雄馨圖書館”。雄馨圖書館捐建的背后,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圖書館建設時,恰逢金融危機,許家企業經營遇到嚴峻困難。許奇鋒仍不忘大愛筑夢,堅守父輩初心,用企業資產向銀行抵押貸款,保證圖書館按期完工。除了在資金上全力支持,許奇鋒還跑遍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各地學府,為圖書館的設計和建設獻智獻力。 薪火相傳,興學不輟。如今,獎學接力棒傳到了家族第三代,許奇鋒之子許嘉威、許嘉輝時常跟隨父親回到家鄉莆田,頒發許阿瓊獎學金。 38年來,莆田的優秀學子們把能夠獲得許阿瓊獎學金視為一份榮譽、一種追求。這份凝結著濃濃桑梓情的獎學金,影響了一代代莆仙學子,激勵、鞭策著他們厚植家國情懷,矢志艱苦奮斗。“能成為許阿瓊獎金的獲得者,我感到十分榮幸。我將以此為激勵,在開啟人生新旅程中更加奮發學習,銳意進取,努力成為有用人才,回報家鄉,報效祖國。”在頒獎現場,今年以優異成績被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的莆田擢英中學學生翁暄韌向記者說道。 廣大教育工作者將獲得許阿瓊獎學金視為一份重任、一種激勵。“手捧這份沉甸甸的獎勵,我們心懷感恩,深感肩負的責任與重托。許阿瓊獎學金是對莆田尊師重教優良傳統的傳承和激勵。我們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莆田五中副校長林建明說。 “莆田有‘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千年家訓,有重教興學的優良傳統,各界助學氛圍濃厚,我只不過是其中一分子。”許奇鋒表示,許阿瓊獎學金已連續頒發38年,但這遠不是終點。接下來,更多的擔子要漸漸交給自己的后輩。希望家鄉教育事業迸發出更年輕、更蓬勃的活力。在昨日的頒獎大會上,許奇鋒寄語年輕學子:“學有所成,為家鄉增光添彩,報效祖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