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來到仙游縣度尾鎮八一柚場,實地調研自己研制的文旦柚專用有機肥施用效果。經現場對比,專用有機肥成效明顯,柚子長勢喜人。 文旦柚種植業是度尾鎮的傳統支柱產業,果實品質直接決定果農收成。仙游縣根據度尾鎮群眾反映文旦柚裂果率比較高、影響收成等問題,創新“以實踐實訓中心為基點、以村莊和產業規劃為核心,實施若干合作項目”的“1+2+N”校鎮共建新模式,依托合作高校專家團隊力量,在文旦柚特色產業發展方面,聚焦果實木質化、土壤酸堿度調節、裂果率高、病蟲害防治、營養成分單一等產業發展難點堵點問題,成立了仙游縣文旦柚研究院,并在“柚香田”片區建立廖紅工作室和實驗室,打造人才賦能特色產業新樣板,示范帶動文旦柚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以優質師資育才夯基 去年,仙游縣以助力鄉村振興為標準,深挖合作高校師資優勢,提升文旦柚產業人才資源“含金量”。依托省科技特派員團隊和共建高校優秀專家團隊,建立由吳林坤教授等共建單位派駐專家、科技人員組成的文旦柚專家團,先后到文旦柚科研基地和田間地頭開展專題培訓和現場教學10余場次,16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基地開展科研活動,幫帶培養本土種植人才1000余人。 仙游縣還以獲批省“科創中國”博士創新站為契機,開展“文旦柚提質增效”項目研討,30余個規模文旦柚基地共計400余名柚農參加蜜柚綠色提質品改增效技術培訓,劉坤泳、余志成等一批“土專家”脫穎而出,形成雁陣效應。 今年,仙游縣深入實施“百個鄉村CEO團隊培育三年行動”,邀請共建高校專家教授到該縣講學,培育柚農、鄉村經營管理人才,并在電商直播、文旅融合、創新宣傳等方面給予指導幫助,帶動全縣文旦柚銷售額超1.5萬噸,2023年文旦柚產值實現上漲60%,柚農人均增收約7500元。 以科研技術育種培土 近年來,仙游縣以助力產業提升為目標,緊扣品改重要環節,為文旦柚產業發展“搭棚支架”。為破解文旦柚木質化、裂果率高等不同問題,分類進行品種升級科研工作,度尾鎮與福建農林大學潘騰飛教授團隊對接,建立良種繁育基地1個,推廣不裂果的高品質文旦柚新品種2個,建立3個文旦柚品質提升綜合技術示范園,示范推廣文旦柚高優生產技術500畝以上,助推文旦柚品種“提檔升級”。 今年,福建農林大學廖紅教授等高校專家團隊運用“土壤改良用肥+調整施肥位置+果園生草+禁用除草劑”減肥減藥種植技術,研制文旦柚專用有機肥,在度尾鎮文旦柚園全面推廣運用環剝促花保果、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農業“五新”技術,提升文旦柚產業發展支撐力,已建設文旦柚新施肥管理試驗基地600畝,試用推廣2000畝。 目前,度尾鎮以高校共建為契機,打造“柚相鄰”共富實踐示范區,建立60個共富基地,由高校科研專家團隊通過零距離對接、零時差指導、零門檻服務、零費用培訓,為600余名一線柚農提供就業創業指導,提升文旦柚品質,2023年裂果率降低20%以上。 以專業知識建章立制 當前,仙游縣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抓住人才關鍵要素,將完善制度、增強制度執行作為文旦柚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由合作共建高校廖紅、吳林坤等專家教授進行指導,圍繞文旦柚果園高產高效生態種植,先后對接高校來仙游考察文旦柚產業14批220余人次,劃分“仙游文旦柚種植區域紅線”,不斷推進文旦柚產業專項規劃編制。 在校鎮共建的高校專家團隊指導下,仙游縣文旦柚協會以文旦柚品種提純復壯、柚園退化土壤改良、面源污染防治、文旦柚精深加工等為重點,校鎮共同編寫《標準綜合體》《苗木培育技術規范》《栽培技術規范》等3部文旦柚生產管理技術標準文本,形成文旦柚種植統一管理規范。 眼下,度尾鎮依托合作高校共建文旦柚科技小院,以文旦柚高產高效生態栽培技術為核心、創新提升文旦柚栽培與生產模式,建成綠色、生態、優質的文旦柚種植示范基地5個700余畝。今年3月,度尾文旦柚科技小院獲批“福建省第六批科技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