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仙游縣搶抓農時,全面開展晚稻插秧工作。目前,該縣晚稻插秧已進入尾聲,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仙游縣大力推行雙季稻輪種模式,通過合理的種植安排,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和糧食年總產量,同時保持土壤的肥力和農田的健康,確保糧食安全和穩定供應,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今年,該縣早稻種植面積5.8萬畝,總產量2.62萬噸。晚稻計劃種植約5.39萬畝,目前已完成九成。 在楓亭鎮溪南村的德靜家庭農場種植基地,晚稻種植采用人機協同的現代化種植方式。在田野間穿梭往返的插秧機,將一排排整齊的秧苗插入田中,農戶們挽起褲腳,跟著插秧機有序添補秧苗。很快,一片片空蕩蕩的水田便披上綠色的“新衣”,呈現勃勃生機。 德靜家庭農場負責人林榮通說,該農場今年上半年種植3000多畝早稻,收割了150多萬公斤稻谷。下半年種植1000多畝晚稻,爭取20天內完成插秧,希望雙季稻雙豐收。 仙游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副站長柯建武介紹,根據上級有關精神,2021年起,該縣對同一地塊(相對連片)連作種植早稻、晚稻面積都超過30畝(含30畝)的農戶,按早稻實際播種面積給予每畝最高補助200元。今年,該局早謀劃、早部署,大力推廣水稻優質品種,積極落實各項種糧補貼政策,加強田間指導和技術服務,提高農戶種糧的積極性,夯實糧食豐收基礎,全力守護糧食安全生產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