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污水廠工作人員在AI智能小屋監控預測系統。 筆者昨獲悉,為提升綜合治污效能,仙游縣第二污水處理廠啟用人工智能水務系統,實現智能化運行。 仙游縣第二污水處理廠位于蓋尾鎮仙溪村,主要承擔榜頭、蓋尾兩鎮以及瑞峰工業園20多萬居民的生活污水處理,占地面積約64.8畝,設計總規模每日6萬噸。該廠采用BOT模式投資建設、運營管理,自2015年運行以來,一直處于較高的運維水平。今年5月,該廠運用AI智能水務系統賦能生產運維管理,旨在通過智能感知、智能決策、智能運行,達到穩定運行,節能降耗。 “作為整個污水處理廠的‘大腦’,中央控制室對生產運行起著監控作用,是全廠的重要區域之一。”近日,在該廠中央控制室,負責人阮奇香向筆者介紹,AI系統運用神經網絡算法,涵蓋智能檢測、智能預測、智能控制、智能預警等環節。其中,人工智能檢測系統,負責對污水廠所有重要核心點位進行24小時檢測,并將數據匯入算法中心。人工智能預測系統可對出水、總氮、氨氮、總磷、COD等指標進行精準預測,準確率達90%以上;人工智能控制系統則根據多模型算法和多數據驅動,給出回流和污泥濃度的科學控制建議;數字化管理系統包含VR巡視、報表中心、曲線中心等,貼合污水廠應用和評價指標。 自該系統啟用以來,污水處理廠平均每月節省能源費10余萬元。同時,通過智能聲光播報、彈窗、顯色等多種形式的預警和提前處理,突發事故的發生概率進一步降低。“人工智能水務系統24小時在線,數據庫不斷積累數字資產,為后續優化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持。”阮奇香說,此舉減少了運行人員和化驗人員的工作強度,有效提升他們的技術水平。 仙游縣水利局副局長謝天渝表示,眼下,仙游第二污水廠步入智能化時代,實現全工藝流程的可視、可控、可預測、可預警,使得污水處理更精準穩定,保障廠區24小時出水穩定達標。同時,還降低消耗,減少碳排放,實現綠色運維,樹立行業示范、智能化建設新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