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阮原芳(中)在病房內查房。(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昨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遠在非洲南部博茨瓦納共和國開展醫療援助的莆田市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阮原芳像往常一樣,在當地時間7時30分來到醫院上班。 昨日下午2時,記者通過視頻連線阮原芳時,正是博茨瓦納早上8時,阮原芳結束了早交班和討論,正在病房查房,向當地醫生叮囑注意事項,并安慰患者。 身在異鄉,中秋節怎么過?阮原芳說,他用從家鄉帶來的桂圓煮粥,吃一塊月餅,在離家萬里的異國“舉頭望明月”,度過中秋。 36歲的阮原芳加入第17批中國(福建)援博茨瓦納醫療隊。今年7月5日,醫療隊到達非洲,來到博茨瓦納共和國弗朗西斯敦市,他進入仰加圭轉診醫院的骨外科工作。 進入臨床后,意味著莆田市第一醫院骨科與博國仰加圭醫院骨科的合作啟動,也開始了莆田學院科研項目“互聯網+醫療健康在中非(博茨瓦納)創傷醫療救治合作中的應用”的跨國實踐。阮原芳記得,醫療隊臨行前,省市衛健委及醫院的領導們鼓勵大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國內成熟的互聯網技術,提升非洲當地復雜創傷患者的救治水平。 博茨瓦納公立醫院的醫療條件簡陋,接診的骨科患者又特別多。面對不同文化、語言和工作環境,阮原芳克服困難,快速適應工作。一名尺橈骨雙骨折的青年患者,受傷近2個月,多次就診并調整石膏固定,但骨折處開始畸形愈合,患者前臂功能明顯受限,若不及時手術,極易致殘。阮原芳與當地醫生溝通,引導他們手術治療。最后,患者經過手術,前臂功能恢復良好。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于9月上旬舉行,阮原芳十分關注。他更加意識到援非醫療是一項光榮的任務,要踏踏實實,護好非洲人民的生命健康,為實現非洲醫療現代化而努力,同時講好中國故事,續寫中非友好篇章。 中秋來臨,他與博茨瓦納共和國的友人談起中國中秋的團圓內涵。6小時的時差導致夜間不方便與家里通信,數次深夜,他在小院抬頭望星空,遙寄思鄉情,暫時忘卻工作的疲憊。 “省領導及省衛健委領導到博茨瓦納慰問堅守崗位的我們,醫療隊員們備受鼓舞。”阮原芳說,值此佳節,他對年近七旬的父母、一直支持他的妻子以及3個孩子表達愛和感恩。他要繼續克難攻堅,扎實苦干,和醫療隊員們一起圓滿完成援外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