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自林寫就“兩岸一家親”書法作品,贈送給臺胞。 鄭志忠 攝 在游洋鎮金瑤農莊農場內,臺商柯清吉、柯陳秀蘭夫婦正照料甜柿、桔柚等果樹。 見習記者 楊洲 攝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所在地,仙游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扎實做好“通、惠、情”文章,積極服務和融入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 中秋期間,“月滿中秋工助融合”2024年仙臺職工人才聯誼會在仙游縣臺商企業莆田市臺創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舉行,在仙游的臺胞臺商與全縣各級勞模、相關部門負責人歡聚一堂,共慶佳節,共謀發展。 兩岸走近、同胞團圓,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仙游縣依托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全省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示范試點基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持續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中秋共敘同胞情誼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緣才能相聚,有心才會珍惜……”在仙臺職工人才聯誼會上,仙臺職工合唱《相親相愛一家人》,歌聲傳遞兩岸同胞的美好心愿。 同賞一輪月,共敘同胞情。當日,仙臺兩地職工代表一同分享兩岸中秋民俗文化,一同觀摩仙游縣的特色香道以及臺灣高山茶茶藝表演;一起品嘗仙游農特產品文旦柚、臺灣特色小吃烤肉;一道體驗“博餅”習俗和猜燈謎游戲,增進文化認同感。 仙游與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脈相連。近年來,仙游縣貼近臺胞需求,持續落實臺企臺胞同等待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傾力幫助臺胞解決工作、生活、創業的具體困難,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讓臺胞在仙游安心追夢、筑夢、圓夢。 共慶中秋、共敘情誼、共謀發展。仙游縣總工會今年全面啟動實施促進生態融合、促進人才融合、促進文旅融合、促進農業融合等深化閩臺融合發展的“四大行動”。現場,仙游縣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林初青解讀剛閉幕的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關于深化仙臺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兩岸融合新路政策,收集兩岸青年職工代表有關融合發展的“金點子”。仙游縣婦幼保健院院長黃一建為臺胞們送上免費健康體檢卡。全國勞模、仙游縣書法家協會會長林自林現場揮毫潑墨,寫就“兩岸一家親”書法作品,贈送給臺胞,彰顯濃濃的仙臺情誼。 臺商惠享發展紅利 “仙游縣落細落實惠臺政策,持續優化投資環境,深化對臺農業合作,服務好臺胞臺企,讓臺胞愿意來、留得住、快發展。”仙游臺創園管委會副主任傅加興介紹,截至目前,臺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入園臺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89家。 “我已經融入仙游了,這里是我的第二家鄉。”2008年,臺商張玲惠來到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今年,她在仙游度過第15個中秋節。 仙游山區水土、氣候與臺灣相似,張玲惠到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后,引進臺灣牛樟樹與牛樟芝椴木培育,她注冊了福建省馬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精油、手工皂、洗發露、面膜等牛樟芝系列產品。 近年來,省、市惠臺利民舉措不斷推出,臺胞臺企享受到政策紅利。如今,張玲惠的公司在全市流轉的土地面積已達2000畝,形成了牛樟芝培育、深加工產品生產與營銷的全產業鏈布局,代理商遍布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地。今年年初,她建設京赫園牛樟芝體驗莊園,拓展農文旅產業。張玲惠說,臺胞在仙游享受到許多惠臺政策紅利,尤其是金融貸款方面,既有政府的擔保貸款,又有省農業農村廳貼息貸款,減輕了創業資金壓力,也讓她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金秋時節,在游洋鎮金瑤農莊農場內,臺商柯清吉、柯陳秀蘭夫婦正在照料甜柿、桔柚等果樹。這對臺灣夫婦原本在美國從事貿易批發生意,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仙游,從此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目前,他們在仙游游洋和鐘山兩地承包了300多畝地種植臺灣甜柿,夫婦倆已然成為果樹種植專家。 柯陳秀蘭說,仙游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生活舒適,是他們發展事業的熱土。隨著系列惠臺政策不斷推出,臺商們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在大陸發展潛力無限。“如今我們又增加了葡萄柚、木瓜甜橙等果樹種植。” 莆田臺創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陳正信,是一名扎根大陸深耕農業的“臺二代”。2001年,18歲的陳正信跟隨父親來到大陸,在福建農林大學學習,畢業后留在仙游創業。陳正信的愛人葉麗清是地道的仙游人,夫妻倆看好原產于南美洲的嘉寶果市場前景,共同創業。目前,他們已擁有嘉寶果基地2000多畝,苗木存量幾十萬株,年產嘉寶果鮮果200多噸。 對于臺商們來說,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是他們事業的新起點,也是他們心靈的“第一家園”。帶著對農業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在仙游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不僅帶動當地農業發展,也促進兩岸農業技術的交流與合作。 保障臺企合法權益 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涵蓋仙游9個鄉鎮,區域面積1175平方公里,為福建省6個國家級臺創園之一,2023年園區總產值達5.3億元。為讓臺胞臺企安心扎根仙游,仙游縣因地制宜出臺各類措施,積極為臺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 為保障臺胞臺企合法權益,今年5月底,全市首個涉臺人民調解委員會——仙游縣臺灣農民創業園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將“兩岸一家親”理念融入涉臺司法。該調解委員會配有調委會主任1名、副主任2名,同時聘請8位調解員,其中包括臺胞企業家、臺屬、臺創園法律顧問,以及鐘山鎮、游洋鎮專職調解員、臺創園管委會干部等,積極為臺胞臺商排憂解難。 目前,仙游縣臺灣農民創業園經偵警務聯絡站、臺胞法律事務咨詢服務中心、仙游縣人民檢察院檢企聯絡站相繼成立。4位臺商獲頒聽證員、公益訴訟觀察員、民事檢察調解員“三員”聘書。 上月月底,廈門銀行莆田分行對臺綜合金融服務點在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成立。這是全市首個“對臺綜合金融服務點”,為臺農臺企提供金融業務上門服務,針對臺商日常經營需求,推廣“臺農貸”“臺商流水貸”等綜合融資產品,確保臺胞臺企資金周轉更加高效,讓臺商足不出園享受定制化、便利化的綜合金融服務。目前,廈門銀行莆田分行已為園區內9家臺資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服務,幫助臺商臺胞發展走上“快車道”。 良好的營商環境,引來臺企紛紛落戶。今年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又落地2個項目,分別為臺商洪淵輝的特約休閑農業開發項目、臺商林憲昌的林業開發項目。在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對接暨農業農村融合發展論壇上,簽約了臺商謝宇儒的青草藥種植及加工項目。 近年來,園區先后舉辦桔柚黃龍病防控現場培訓班、省級臺創園專項補助項目業務培訓班和安全生產月消防安全培訓班,讓臺農臺商盡快適應當地生產生活環境,持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不斷增強臺胞在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榮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