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裁剪作業 今年來,大濟鎮積極盤活閑置學校及印刷廠,成功引進并促進一批服裝生產、制鞋加工等項目落地,帶動鄉村產業提檔升級、實現村民家門口就業。 據介紹,大濟鎮戶籍人口約10萬,常住人口僅5萬多。因本地產業結構單調,多數青壯勞動力選擇外出經商務工,常住人員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為此,今年7月起,大濟鎮決定利用舊校舍、閑置廠房等資源打造共富工坊,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農戶等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在此基礎上積極與個體戶、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展深度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人才共育、產業融合等方式,成功引進并促進一批服裝生產、制鞋加工等項目落地。 目前,該鎮通過與石獅賢光服飾商行開展合作,并建成善化里服裝共富工坊,選址文殊村原翁都小學,一期投資10余萬元,升級改造3間房間,可提供18個工位;二期投入約30萬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可容納40-60人同時作業。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創收20余萬元、為群眾創收150余萬元。 此外,該鎮還籌備建設善化里制鞋共富工坊,選址大濟原印刷廠。已對接新協勝公司開展合作,引進制鞋產業,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在促進村民致富的同時,可為村集體增加年收益60余萬元。 為集中幫助提升從業者技能水平,依托共富工坊,該鎮還組織各類免費技能培訓課及“送教入鄉”活動,充分發揮來料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靈活、技術門檻低等特點,推動全鎮來料加工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不斷提升共富工坊員工就業能力,促進居民增收致富,擁有一技之長。目前,善化里服裝共富工坊已率先啟動試運行,開展多場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的技能培訓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