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游洋鎮天馬村 菜溪巖心動石 仙游西苑鄉風山村仙水洋景區 游洋鎮天馬村舉辦的“莆陽賞秋·簪花游天馬”活動現場 游客在西苑鄉仙水洋玩水。 文化大縣立仙游,山水美縣引“仙”游。 這里有實現“春天夢想”的“蓬萊勝地”九鯉湖,避暑療養的“夏日涼都”仙水洋,“與秋共舞”的“運動天堂”刺刀峽谷,南國冬韻的“心動樂園”十八股頭、菜溪巖…… 近年來,仙游縣通過運營“春夏秋冬”四季全域旅游產品,“仙”聲奪人,打響仙境、仙水、仙谷、仙山“四仙”品牌,打造“有一種旅游叫仙游”的福建旅游新名片。 數據顯示,2024年1—8月份,仙游縣接待游客量達442.36萬人次,同比增長23.84%;主要景區實現門票收入1707.42萬元,同比增長8%。 當前,仙游持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休閑新觀念催生文旅新業態,推動文化、旅游、商業、體育多業態融合發展,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打響“四仙”品牌 擘畫新藍圖 木蘭溪出仙游山,汩汩清泉匯長流。 綠色是仙游最大的底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4.13%的仙游縣,是“中國生態旅游大縣”“國家園林縣城”“中國最美縣域”“省級森林縣城”,擁有九鯉湖、菜溪巖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麥斜巖、仙水洋、天馬山、木蘭溪等山水風光及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國際油畫城等工藝美術文化旅游景點,共同構成了四季皆可游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文化底蘊,也賦予了仙游縣實現全域全季全業發展的文旅資源優勢。 今年7月,仙游西苑鄉仙水洋景區全面“上新”——軌道影院、闖關水上樂園、奇幻森林、互動海底游魚、演藝娛樂、燈影秀等項目全新開放,助興游客暢游山水之樂,“水上步行街”火出圈。 打卡菜溪巖心動石、體驗仙水洋水上漂,天馬山徒步觀瀑、九鯉湖邂逅仙夢……來仙游一站式游山玩水,已成為不少游客城際微度假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仙山孕仙水,仙水繞仙境。近年來,仙游縣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際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標,按照“接二連三帶一”的發展大格局,堅持高點定位、高位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仙游北部文化旅游經濟開發示范帶,做好“仙”字文章,打響“四仙”品牌,打造“云上溪源、山居仙北”清新福建旅游新名片。 從編制《仙游縣“十四五”文化體育旅游事業發展專項規劃》《仙游北部山區國際度假區總體規劃》到成立仙游縣文旅智庫,統籌規劃仙游北部山區文旅發展,從探索“1(實踐基地)+2(村莊規劃、產業規劃)+N(合作項目)”校地合作模式,到縣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基層一線調研督導……仙游縣強化頂層設計、堅持高位推動、狠抓任務落實,在規劃設計、硬件設施、服務水平、市場環境上增質提標,在產業升級、業態創新、產品開發、消費促進上加速提效,仙游文旅不斷出圈、更加出彩。 打造新場景 培育新業態 “海拔800多米的九仙臥榻處,季節的‘結界’被打破,從雕著天官瑞獸的床榻中醒來,分不清天上人間……”近段時間,一支文旅宣傳片帶火了一間民宿。 菜溪巖景區內,全國首個全屋紅木民宿體驗中心“閑云客舍”坐落山水間,將民宿與仙作紅木整裝巧妙融合,集傳統、慢節奏、現代化生活方式為一體,引景入室,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紅木消費,走出一條宜宿宜游宜購的特色文旅之路。 仙游不僅有好山好水,更有仙作聞名于世,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更需要讓資源“串珠成鏈”,為此仙游突出大空間、大統籌、大融合,把各類有價值、可利用的資源轉化為旅游IP,策劃推出一系列創新性、參與性、體驗性強的特色文旅業態,形成具有仙游特色的縣域文旅品牌。 推進文旅與仙作家具、手工藝產業等特色優勢產業融合,依托三福集團、魯藝集團、環球工藝城等工藝美術企業,打造工業觀光游;推進文旅與研學、會議等融合發展,打造香山康研、中共仙游上宮支部、游洋鎮尖兵軍旅教育基地等特色研學旅游目的地和會議旅游目的地等;依托仙游北部山區優越的自然、人文資源建設一批網紅鄉村打卡點、露營地、自駕車旅居車營地等,打造鄉村體驗、露營休閑文旅新空間等。 此外,仙游縣以項目帶動為抓手,培育發展新動能。系統推進中共仙游上宮支部舊址紅色教育基地、濟川古民居保護及文旅項目、龍華鎮禪意文化旅游項目、刺刀峽谷仙山旅游開發、仙水洋仙水體驗基地旅游開發、游洋鎮鄉村振興示范帶等6個市級文旅重點項目,2023年度完成投資8740萬元,預計2024年實現投資0.75億元。 通過資源整合、項目建設、活動搭臺、商貿唱戲,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來仙游休閑度假、康養靜心、研學旅行,以文旅產業“一業興百業”示范效應帶動仙游實現高質量發展。 提內涵增品質 繪就詩與遠方新畫卷 今年5月,游洋鎮天馬村陳氏古民居新設立的中草藥標本館、博物館、藥膳館投用,標本館共展出標本1000件,分布在6個展廳,打造立體中草藥“百科全書”。 游洋素來有種植中草藥的傳統,該鎮通過校地合作與福建農林大學校地共建“中藥小院”,通過建設中醫藥科普小道,讓游客對著標本找藥材,提升寓教于學體驗感。 天馬村是仙游北部山區明星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村落古民居林立,近年來,該村通過修繕保護利用古民居,融合發展生態游、古厝游,以登天馬山、打卡石門峽谷、夜游天馬古厝等項目為抓手,打造“山水天馬,世外桃源”鄉村旅游格局。 一個古村,一片山谷,一座遺址,一方水域,皆可帶動一方群眾增收,鄉村加速振興。 近年來,仙游縣充分挖掘自然生態、鄉村民俗、古民居風貌等“仙韻”特色資源,加快建設北部文化旅游經濟開發示范帶,引進國內百強民宿品牌企業,打造“仙果”累累、“仙味”濃濃、“仙樂”裊裊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以文興村、以旅富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仙游縣石蒼鄉濟川村通過打造興泰文化、耕讀文化、媽祖文化、移民文化、古寨防御文化、溫泉養生文化和古村落體驗基地,以農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龍山村盤活龍山村書院、普正書院、福興宮等歷史文化資源,建設鄉土文展館,帶動鄉村旅游研學熱…… 以文化人,以藝通心。發揮名人效應賦能文旅發展,通過不斷修繕、建設《茶錄》體驗園、蔡襄詩書文化景觀帶、知國園、賢母堂、鄭僑故居等歷史名人文化場所,策劃以歷史名人文化傳承為核心的旅游節慶活動,打造“蔡襄文化”“狀元文化”等IP。依托國畫、木雕、青瓷、楓髓香、莆仙戲、青黛印染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寬文化旅游融合型服務空間,推動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非遺展示場所等成為旅游目的地,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加速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著力延伸文旅產業鏈、價值鏈,做活全域文旅產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