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基地 立冬已至,在戴云山脈東麓,木蘭溪南岸的龍華鎮金溪村生態茶園里,青綠依舊,茶香滿園。 千年前,莆仙茶葉小龍團、鄭宅茶、九條茶、云頂茶作為貢茶,已使“閩茶”名滿天下。宋代名廉蔡襄有感于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著《茶錄》,《茶錄》成為繼陸羽《茶經》之后最有影響的論茶專著。龍華鎮依托蔡襄茶文化研究院,喚醒千年茶基因文化符號,統籌做好“三茶”文章,打造鄉村振興新篇章。 據統計,龍華鎮現有茶園2.5萬畝,茶葉專業村2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全鎮從事茶葉生產經營人員4600多人,年加工茶葉4500多噸,茶葉年產值達8億元以上。 ●轉型升級 激活產銷新動能 近年來,金溪村作為遠近聞名的茶葉專業村,聚焦茶產業轉型升級,以黨支部為軸,聯合龍頭企業金溪茶業,通過合作社訂貨、合作社向農戶收購等銷售方式,探索建立“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鏈發展機制,帶動茶農共同致富。“剛開始種植茶葉的時候,年利潤只有一兩萬元。”茶農李新椿說,現在他們的收入比起過去,翻了幾番。 據了解,金溪茶業已建立標準化有機茶初制加工廠、倉庫、管理房等5萬平方米,茶葉采收、制作已實現自動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新建清潔化、自動化、智能化茶葉精制生產線3條。 金溪茶業通過舊茶園改造,擴建良種有機茶園。目前,金溪茶業在福建省率先建立萬畝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烏龍茶、紅茶、綠茶、白茶,其中歐盟標準的烏龍茶原料生產占全省總量的50%,遠銷歐洲、美國、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黨建賦能 聯建共建拓思路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金溪村黨支部依托茶產業資源稟賦,積極與省市各科研單位、產茶區、龍頭企業、高校開展黨建聯建工作。“目前龍華鎮已與福建江夏學院、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開展校鎮共建,在育苗基地、茶產業規劃、產品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形成合作。”龍華鎮鄉村振興辦干部吳步鑫說,通過與先進單位的交流學習,聘請優秀人才來企就業,舉辦茶博會,依托“蔡襄茶文化研究院”陣地,打造全國知名品牌。 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還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茶農,以“參與式、啟發式、互動式”的茶農技術培訓、技術推廣培養一批愛農業、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茶農,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 ●玩轉新茶 十音八樂寄鄉音 一片“小葉子”正在打出一套“綠色組合拳”,撬動一個綠色朝陽產業。龍華鎮積極探索茶文化融入居民生活新模式,相繼打造了“大眾茶館”“仙茶文化館”等休閑空間,促進龍華經濟“農文旅”的聯動發展,將賞茶禮、品茶味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莆仙戲相結合,居民可以足不出戶觀莆仙戲曲、聽十音八樂。 據悉,金溪茶業還與國內各頭部新茶飲企業合作,為其供應茶葉原料。同時,研發上市的“鐘石紅”以及“忠惠仙韻、忠惠仙茗、忠惠龍鳳”等蔡襄茶系列新品種、新品牌,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備受推崇。 據金溪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松羽介紹,他們在積極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茶飲,將仙游的貢茶文化與新式茶飲相融合,激發廣大青年愛茶、玩茶、品茶的熱情,讓更多的青年人喜歡茶、了解茶、認可茶,成為茶葉的消費者,進而推進仙游茶產業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