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技術人員進行裝配作業。 近日,在秀嶼區笏石工業園的福建聚力電機有限公司電機制造車間內,1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寬敞明亮。數控機床上,一只只機械手臂在程序控制下,正精準、高速運行;工人們或在熟練地控制機床程序,或在忙碌地將電機的定子、轉子、軸承等部件一一安裝到位……無數個零件在這里組裝成一臺臺高效電機,銷往全國乃至海外。 福建聚力電機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動叉車電機生產商JULI集團全資子公司,以生產純電叉車配套電機為主,現有兩條生產線,電機年產能超20萬臺。近年來,聚力電機探索高端智能化綠色化生產路徑,通過引入先進的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推進“智改數轉”,提高企業產能效益。 整個車間,目之所及是滿滿的科技“智造”感。2號定子生產線上,一只機械手臂對零件進行掃描后,三頭夾具上下翻轉,夾起一個個光滑的“鐵疙瘩”,校準、固定后迅速插入槽內。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自動焊接機、自動轉子涂膠機等機器設備在自動刷漆機線上,代替人工在轉子表面均勻地刷上厭氧膠,以達到防銹的目的。1號定子生產線上,從德國引進的繞線嵌線機采用單件流的生產方式,通過快速換線進行多品種的柔性化生產,最大程度地保證生產效率,每3.5分鐘完成一臺定子的繞線嵌線作業。 “我們投入1000多萬元對2號定子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其新購的國產機械手臂采用兩繞一嵌技術,與原先一繞一嵌技術相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機械手臂具有AI自動識別、系統校準功能,實現自動化流水線生產。”福建聚力電機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政先告訴記者,聚力電機具有低壓、靜音、耐用等優勢。目前,公司內部85%以上設備實現了智能化,一線工人只有47人,年人均創造產值卻達200余萬元,質量成本和不良品率大幅降低,訂單穩步提升,去年實現產值1.72億元。 記者了解到,一臺電動叉車一般需要用1至3臺電機,以控制行駛、轉向、升降等,客戶對電機的應用場景也各有不同,該公司可依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 “我們正在積極籌備研發實驗室,自主研發更適合中國市場的電機,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引領行業邁向綠色低碳未來?!绷_政先說,他們正在加強生產設備檢修維保,確保生產線持續滿負荷高效運轉,奮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