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涵江區殘聯聯合涵江區衛健局組織評殘專家等開展免費上門評殘服務。 今年以來,我市結合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狠抓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激發殘聯干部隊伍內生動力和履職活力,推進各項惠殘政策在莆田落實落地,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高質量發展。 健全體系繪就幸福底色 出行難、交流難……殘疾人打官司遇上這些難題怎么破?日前,中國殘聯在福建莆田召開全國殘疾人法律服務和多元解紛工作現場會,與會人員實地調研莆田市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中心,了解莆田經驗做法。 我市在全國率先建立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中心,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工作機制的若干意見》《莆田市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多元解紛工作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市殘聯、市法院等多部門聯動,同題共答,創新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打造多元解紛“莆田樣本”。 這是我市不斷健全關愛服務體系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一戶多殘”殘疾人家庭生活困難補助制度,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標準,全市已有2.1萬余名殘疾人享受“一戶多殘”補貼。將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殘疾人參照“單人保”納入低保,已有1.7萬余名殘疾人享受低保,有2200余名殘疾人享受特困供養。 我市還多措并舉推動殘疾人服務“零距離”。在各縣級評定醫院和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殘疾人證受理窗口,實現殘疾人證辦理“窗口前移、一窗受理”。各基層殘疾人每年組織對行動不便重度肢體殘疾人和精神障礙患者開展摸底工作。2023年以來,組織評定醫師為300多名疑似殘疾人開展上門評殘服務,實現辦理殘疾人證“一趟不用跑”。 數智助殘提升服務效能 眼下,我市殘疾人只要打開“莆田殘聯”微信公眾號的“莆善情”預約入口,就能進行殘疾人評殘就醫、肢體康復和特殊未成年人“醫教融合”等服務預約。 數字化技術極大地提升服務殘疾人效能。助殘志愿者通過“莆田殘聯”微信公眾號鏈接,收集殘疾人服務需求,反饋到“莆善情”助殘服務云平臺。平臺通過呼叫派單,鄉鎮(街道)殘聯、村(居)殘協積極協助志愿者完成殘疾人服務需求接單、現場確認等工作。我市成立“莆善情”智能助殘服務中心、市未成年人“愛特”服務中心以來,全市1000多名鄉鎮(街道)、村(居)殘疾人聯絡員及300多名醫護人員注冊加入“莆善情”助殘志愿者隊伍,與18家愛心企事業建立聯動機制,常態化深入村(居)開展扶殘助殘活動,共有1.6萬多名殘疾人得到個性化志愿服務。 給平臺、拓渠道、練技能,我市還采用“訂單式”服務點亮殘疾人就業夢。發揮“莆善情”智能助殘服務中心平臺優勢,有就業服務需求的殘疾人通過撥打平臺統一服務熱線,即可完成辦理求職登記、培訓需求登記及就業政策咨詢等相關服務申請,由專門工作人員做好后續跟蹤服務。今年已接到服務訴求并反饋221人次。整合愛心單位等助殘資源和力量,為殘疾人提供訂單式培訓,如攜手國網莆田供電公司啟動“無憂電工”助殘志愿服務項目,已免費培訓殘疾人190人次。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鎮殘疾人新增就業完成率106%、農村殘疾人新增就業完成率105.17%。 依托“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平臺,市殘聯建立全省首個殘疾兒童康復智慧服務系統,把全市27家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協議管理機構納入殘疾兒童康復智慧服務系統,針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常態化開展醫療評估以及感統課、個訓課等公益康復指導服務。今年以來,已開展22場線下活動。 強化保障匯聚強大力量 基層組織建設是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根基。市殘聯黨組、理事會高度重視、有力有序推進各縣區(管委會)基層殘聯換屆及組織規范化建設。在新一屆班子的帶領下,圓滿完成54個鄉鎮街道殘聯換屆工作,基層殘聯面貌煥然一新,為高質量推進助殘工作提供人才支撐。 我市進一步健全以縣級殘聯為主導、以鄉鎮(街道)殘聯為骨干、村(居)殘協為基礎的殘疾人組織網絡,持續提升殘疾人問題就近就地解決能力。各村(居)成立殘協,由村(居)兩委成員擔任殘協主席,并配備聯絡員。 市殘聯會同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出臺《莆田市殘疾人聯絡員管理實施辦法》,明確了鄉鎮(街道)、村(居)聯絡員職責,積極推廣城廂區華亭鎮殘聯以及云峰村殘協的經驗做法,推動村(居)殘協“強起來、活起來”。按照基層殘疾人組織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全市54個鄉鎮(街道)殘聯做到組織落實、辦公場地及配套設施落實、制度落實、任務落實和經費落實“五落實”,有力提升了基層殘疾人工作效能。 我市始終關心關愛殘疾人聯絡員的生活,加強與市財政局協調,逐步提高殘疾人聯絡員待遇標準。目前,全市鄉鎮(街道)殘疾人聯絡員工資為2800元/月,村(居)殘疾人聯絡員崗位補貼提高到200元/月,并設立年度績效考評工資。為練好殘疾人工作者隊伍的“內功”,市殘聯加大對殘疾人工作者的培訓力度,提高基層殘疾人工作者隊伍素質。 “基層殘疾人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殘疾人的橋梁和紐帶,是發展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組織保證,是為殘疾人服務最有力的抓手。”市殘聯理事長陳念禧表示,他們將繼續加強基層殘協建設,打通聯系和服務殘疾人“最后一公里”,凝聚服務殘疾人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