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村16萬平方米的蔬菜種苗大棚基地。 意達科技生產基地,智能日光育苗車間里,工人們在培育秧苗。 產業興,百姓才能富。仙游縣賴店鎮把產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強全域謀劃,因地制宜做優特色農業、做實項目支撐,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賦能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賴店鎮充分利用其優勢農業資源,積極發揮農業產業中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并有效利用各類農業基地,致力于拓展農業產業鏈。該鎮正加速構建產業振興的新格局,從而激發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使得鄉村展現出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 發展現代農業 近日,第六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農機駕駛操作員技能競賽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辦,來自賴店鎮留仙村的陳晉龍作為福建省代表隊的一員參賽,并取得了二等獎的佳績。這一成績是該賽項歷屆比賽中福建省所取得的最佳成績。 初冬時節,水稻完成收割。記者在田地里看到,陳晉龍熟練駕駛多功能拖拉機,對稻田進行埋茬,為明年春耕做好準備。多功能拖拉機從田間駛過,秸稈瞬間被攪碎并埋入泥土中。村民們說,多功能拖拉機投用后,不但減少了人工撈茬的工作量,還提高了作業效率。 2015年,陳晉龍創辦仙游縣晉龍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9年來,合作社共流轉土地近1000畝,種植水稻、辣椒、馬鈴薯等作物,獲評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我們這臺全自動水稻育秧機,全程機械化、無人化,只需二三秒,便可‘吐’出制好的秧盤,一個小時育的秧盤能覆蓋50畝大田的用秧需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成本。”陳晉龍告訴記者,合作社配備了各類農業機械近30臺,包括播種機、育插秧、多功能拖拉機、收割機等,充分利用現代農業機械裝備和技術優勢,為農戶提供育秧、機耕、機插、機防、機收、烘干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 “以前耙地或播種的時候,沒有大型機械,效率低、效果不好。現在合作社提供專業的農機服務,費用還比外面便宜,省心省力又省錢。”農戶們說道。 記者了解到,仙游縣晉龍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機設備不只給本村的農戶“干活”,還服務全縣農業,解決農忙時勞動力不足等問題。 農機一響,種地不慌。賴店鎮大力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朝著現代化農業邁進,將機械化技術貫穿農作物耕、種、管、收等各個環節,推動農業生產提質、管理服務提效,新質生產力提高。 “賴店鎮有2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是省級農民示范社富洋農機專業合作社、市級農民示范社晉龍農機專業合作社。”賴店鎮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林蔭原介紹,該鎮將加強農機經營主體培育和農業人才培養,強化政策保障,對從事農業生產、農機設備購買潛在對象展開核查,推動購機補貼政策落地見效,調動群眾購買農機積極性,促進全鎮農業機械化進程。 培育龍頭企業 在賴店鎮羅峰村,走進意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智能日光育苗車間,一個環境信息電子屏滾動顯示溫度、濕度、光照等實況。一盤盤辣椒苗長勢喜人,工人們穿梭其間,忙碌勞作。今年,基地工業辣椒種植面積約1萬畝,預計培育800多萬株工業辣椒苗,銷往云南、貴州等地。 意達公司是一家科技型種業企業,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業。該公司長期致力于茄果類蔬菜良種“育、繁、推”,重點聚焦高辣辣椒和西紅柿砧木品種創新研發,目前已有20多個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和種苗生產技術專利。 目前,該公司正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積極推行工業辣椒的全產業鏈運營。公司為農戶統一供種供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購辣椒,并進行深加工,生產辣椒精系列產品,實現了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的跨越。 “我們選育出一款具有獨特香味的工業辣椒新品種——意達奶香椒,這款辣椒是目前國內雜優品種中辣度最高的。”意達科技研究員王志文介紹,“意達奶香椒”果實色澤紅亮,具有濃郁的奶香味,可萃取生產天然辣椒油樹脂或制成辣椒粉、辣椒面、辣椒醬、辣椒油等,應用于食品工業、國防軍工、醫藥醫療和生物防治等,可以提辣、提香、提色、提味。 前段時間,“意達奶香椒”亮相第十六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獨特的奶香味引起不少關注。 意達科技是賴店鎮農業龍頭企業的代表。近年來,該鎮積極開展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引導支持農業企業走集團化、規模經營的發展道路,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共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省級示范合作社1家、市級示范合作社1家、縣級示范合作社4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家和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155家,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雁陣群”不斷發展壯大。 實行跨村聯建 跨村聯建出“實招”,解鎖群眾“幸福碼”。賴店鎮以“黨建引領、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為工作思路,破解村莊農業資源分散、實力薄弱、發展動能不足問題,通過跨村聯建,試點設立“蔬生活”片區黨委,提升聯建鄉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激發基層黨建新活力。 “蔬生活”片區由羅峰村、龍興村、溪埔村組成。跨村聯建,不是簡單拿著地圖“畫圈圈”,而是要科學謀劃,讓村莊由“單打獨斗”轉為“抱團發展”。“蔬生活”片區黨委聚焦組織聯建,保障跨村聯建組織有力有效。 各村由村居包村領導以及3名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黨委委員,村莊發展由“分散運行”向“融合共進”轉變。同時,把片區黨委作為農業人才實踐鍛煉的重要平臺,對聯建村農業人才實行跟班鍛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為健全跨村聯建運行機制,該鎮采取鎮級穩標定向,村級落實落細的工作方式,做到“定期提交議題、集中研究協商、分村認領實施、上下一體聯動”方式,合力推進各村均衡向優發展,推動聯建村優勢互補、強弱搭配,共同提升聯建村各項工作成效。 鄉村要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該片區黨委把產業發展作為實施“跨村聯建”的重要支撐,一體謀劃、聯動布局,通過項目聯帶、多村捆綁、村企聯動等形式,實現以“跨村聯建”,推動產業聚合。 “我們以羅峰村意達國家級種苗實驗基地為農業技術龍頭、龍興村600畝農田為主要生產基地、溪埔村瑞春別院農家菜館、生態有機農田為特色展銷平臺,實施賴店鎮‘蔬生活’強產富村工程。”賴店鎮黨委組織委員林男介紹。 未來,“蔬生活”片區將加大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積極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動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生態化和規模化,進一步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打造具有賴店特色的農業區域品牌,從而促進農村振興、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下一步,賴店鎮將聚焦鄉村旅游,創新農旅融合的發展模式,加速推進文旦柚、綠竹筍、中草藥、馬鈴薯、蠶豆等多個規模種植產業基地的建設,培育綠色蔬菜種植體驗基地,打造現代生態農業園區。通過這些舉措,賴店鎮旨在延伸農文旅產業鏈,實現資源共享、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及協同共生,開創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