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坂村老人在長者食堂取餐。 前連村種植大棚內,村民為辣椒苗拉繩牽引。 蓋南村村民在晾曬米粉。 仙游縣蓋尾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作用,以黨建引領促鄉村振興,認真做好全域謀劃,落細落實“一村一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在仙游縣舉行的“十大比武”擂臺賽中,蓋尾鎮在“項目推進”“水質提升”“耕地林地保護”比武中奪得全縣第一名的好成績。 圍繞“開創產城融合新格局、打造宜業宜居新蓋尾”目標,蓋尾鎮改善基礎設施,補齊民生短板,發展優勢產業,讓老百姓惠享福祉。 一村一品 強村富民 冬日里,天氣晴好,在蓋尾鎮蓋南村,村民們在木架上晾曬米粉。“夜晚制作,白天晾曬。”一位村民說,晾曬米粉對天氣有一定的要求,需要25℃左右的晴天,還要有3級左右的風。 蓋南村成立仙游縣道道香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新建的廠房配備生產線、包裝線、烘干機等。投產后,一體化流水線加工米粉,一天可生產米粉兩三噸。蓋南村干部陸忠林說,以前晾曬米粉是“看天吃飯”,如今有了烘干機,不怕刮風下雨,還更干凈衛生。 科技賦能傳統型產業轉型升級。蓋南村提升米粉產業效能,做大產業規模,并計劃帶動村民一起入股,共同創建特色米粉品牌。 走進前連村蔬菜大棚,一個個辣椒青綠鮮嫩。村民正給辣椒拉牽引線,防止種苗過重倒伏。 2022年,前連村向村民流轉了220畝荒地,統一對土地進行平整復耕,其中180畝土地出租給來自安徽的3位種植大戶,由村民收取租金。去年,這3位種植大戶成立了仙游縣啟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辣椒、四季豆、番茄等果蔬,采取輪作模式,一年四季都能種植。 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胡玉玉說,在種植采收季,合作社要聘請70多位村民務工,日工資80元至100元,讓村民們實現“家門口”就業。 近年來,仙游縣深化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大力推進“五名三增一創”工程,探索鄉村振興發展新路。蓋尾鎮以現有的專業村為基礎,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全鎮謀劃、整村推進,開發優勢資源,努力實現一村一品、強村富民。 前連村紅菇產業興旺,成為全市最大紅菇流轉中心;星莊村由村集體入股,與周邊榜頭鎮桃源村跨村聯建興辦豆皮加工廠;湖坂村村民在外開連鎖超市、加油站等,婦女老人在家庭作坊經營線面、龍眼干加工等生意;后山村村民在外主營制餅產業…… 蓋尾鎮組織委員黃東旭表示,蓋尾鎮共有25個村(社區),各村立足實際,找準產業定位,深入挖掘資源,推行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讓村村都有產業,擴大村財收入,帶動村民致富。 基建升級 完善設施 來到仙華村,寶杉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原本凹凸不平的道路變得平整開闊,標線施劃清晰,車輛有序行駛。 寶杉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長4.1公里,路面寬度16米,配套建設道路兩側路燈及排水渠道,項目總投資1050萬元,其中省級交通補助65萬元,余下資金由沿線各村村民自籌。 今年,仙游G356線路段實施路面“白改黑”5.384公里,總投資2000萬元,由省級交通補助1800萬元,其余資金由沿線各村自籌。 去年,臺風杜蘇芮帶來的汛情沖毀了仙華堤壩,壩下農田受災將近100余畝。今年,在縣政府支持下,該村采用一事一議方式,獲得財政補助30萬元,由群眾自發集資10萬元,共同修復堤壩。 瓊峰村橫頭厝高陡邊坡簡易治理工程,由縣財政出資10萬元,鎮補助10萬元,村兜底10萬元,群眾募捐10萬元,共同籌資,啟動治理項目,預計春節前完工,屆時可以消除地災隱患。 近期,木蘭大道三期蓋尾段加快施工。該項目從仙潭村到石馬村,全長8.137公里。通車后,道路形象、綠化水平和雨污水排放功能將全面提升,進一步優化蓋尾鎮交通路網結構,為產業走出去、游客引進來奠定基礎。 年初,蓋尾鎮召開優秀企業家新春茶話會,引導企業家共同為家鄉發展添動能。 一個個項目順利推進,得益于鄉親們的大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設更加有力,老百姓獲得更多福祉。 改善民生 發展文旅 “今天中午有什么菜啊?”“有紅燒肉!快來。” 昨日中午11時許,位于木蘭溪畔的湖坂村長者食堂炊煙裊裊,飯香陣陣。老人們捧著飯盒,工作人員為他們盛上飯菜。 創辦于2014年的湖坂村長者食堂,已經連續10年為村里60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飯菜。如今,每天有50余名老人就餐。對于行動不便或年紀較大的老人,食堂由專人負責,為居家老人送去熱騰騰的飯菜。 “村里很多年輕人外出務工,老人留守,村里創造條件為老人們做好保障。”湖坂村黨支部書記史建飛介紹,長者食堂的運轉資金由在外鄉親自發集資,村黨支部流轉了10余畝荒地,讓村里一些“閑不下來”的老人種植蔬菜,再由食堂統一收購,老人既有活干、又有飯吃,放心又舒心。 長者食堂坐落在湖坂村媽祖公園,周邊景色宜人。清清木蘭溪穿鎮而過,冬日的溪面映著藍天白云,偶有白鷺停歇。茶余飯后,村民們在生態步道散步閑談,好不愜意。每逢節假日,還有許多垂釣者來此。 蓋尾鎮文化遺產豐厚,發展鄉村游得天獨厚。該鎮黨委聚焦黨建促鄉村振興發展主線,按照“組織共建、文旅共興、產業共生、資源共享”的“四共”模式,打造了“蓋尾鎮前連片區”跨村聯建發展集群。 蓋尾鎮前連片區黨委位于蓋尾鎮木蘭溪沿岸,下轄前連村、湖坂村、后山村。蓋尾鎮充分挖掘現有文旅資源,整合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紀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前連村及湖坂媽祖公園等資源,打造串點連線成片示范線,形成國學文化傳承旅游生態圈。探索構建“一溪”(木蘭溪)、“一山”(第一山)、“一橋”(石馬古橋)、“一湖”(湖坂小西湖)、“一寺”(龍紀寺)、“一古民居”(前連古民居)的木蘭溪水文化文旅項目。 該鎮還大力發展規模化種植產業,朝著農文旅融合發展持續發力,繪就一幅產業遍地開花、百姓安居樂業的鄉村振興新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