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新仙游顏值
服務面對面
好小區住出幸福感
市容市貌佳
流光溢彩 今年以來,縣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積極主動作為,將民生實事逐件落實落細落地,全力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提質增效,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AI城管”,給力 該局在重點路段設置引入AI智能抓拍監控,對無照經營游商、占道經營、店外經營、垃圾包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智能識別、智能抓拍、智能預警,打造全天候、全自動的“執法人員”。 設置20個智能監測點對燃氣場站進行監管,接入2座儲備站監控視頻,通過部門聯動、上下響應,及時處置。 該局把城市管理業務融入“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大數據平臺,23378個窨井蓋、10座市政橋梁、21個轉運站、200個垃圾分類屋、3個消納處置場、1座垃圾焚燒發電廠、530座公廁、26個大型戶外廣告、68家物業企業、116個物業小區基礎數據均已入庫,基本實現了城市部件基礎信息“數據化”。平臺上還設置問題處置、市容環衛、市政管理、燃氣管理、物業管理五大專題,對管理對象進行落圖落位,數據上下貫通、左右銜接、部門聯動,還下沉鎮、街、村,實現城市管理案件“采集、派件、整改、反饋”閉環式管理流程。 便民管理,暖心 位于鯉南鎮的萍水相逢美食街,聾啞人林墩在這里經營一個美食攤。從流動攤販,到有了固定攤位,離不開縣城管執法局執法人員的幫助。 由城市管理者變身城市“守護者”,從殘疾人切身利益考慮,縣城管局執法人員逐步將他們引導到鯉中步行街和鯉南的夜市美食街規范經營,在管理費等方面予以優惠,減輕其經營成本。有了固定的攤位后,這些殘疾人收入提高了,也對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 該局將人性化理念融入執法全過程,為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增添了溫暖底色。通過開展“暢通人行道”占道經營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馬路市場占道經營行為,柔性取締馬路市場。按照“便民利民不擾民”的原則,結合不同區域路段實際情況,在主城區部分路段設置營業時間為6:00-18:00的臨時便民服務攤點225個,設置營業時間不固定“潮汐攤區”273個。 物業管理,惠民 該局在全市首家出臺《仙游縣安置房小區物業管理辦法》,推行以鄉鎮(街道)國有或村(居)集體物業企業等市場主體開展安置房小區物業管理的工作機制,實行安置房小區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單位聯動、合力協調解決小區安全隱患、居民矛盾糾紛等事項,解決安置房小區長期沒有物業管理的實際困難。 在深化推進物業服務企業侵占小區業主公共收益“點題整治”專項行動中,該局積極探索建立物業小區“公共收益特約監督團”制度,增強業主參與小區公共收益監督的主動性和專業性。培育香港財富吉第、建發璽院、水鄉麗都、蘭溪中奧首府、楓城新都一期等5個公共收益管理示范小區,以點帶面進行全縣推廣。今年以來,該局已督促37個小區繳存公共收益共37.3731萬元。 “1+N”服務,放心 12月1日起,新一輪縣城城區衛生保潔“1+N”項目,由縣屬國企福建仙游城市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承接。 “1+N”服務項目以全方位提升城區衛生保潔質量為核心目標,以基礎衛生保潔服務為“1”個主體框架,涵蓋了道路清掃、垃圾清運、公共區域衛生維護等常態化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拓展多項“N”元特色服務,旨在打造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清潔環境,為市民提供清爽舒適的公共空間。 承接該項目以來,城服集團充分整合資源,引入智能化管理模式,緊緊圍繞提升市容市貌環境,開展綠化管理等多項整治工作,助力我縣城市形象與品質的雙提升,為全縣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注入新活力。 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今年該局推進城鄉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工作,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數518件,通報曝光518批次,公布成果90批次。專項整治期間,環境衛生服務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建筑垃圾專項整治行動中,對擅自處置和亂傾倒建筑垃圾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今年已立案查處建筑垃圾相關違法行為49宗。縣建筑垃圾消納場日均進場100噸以上,較專項整治行動前提高將近5倍。 城市顏值,靚了 連日來,在城區亥亭嶺街、藝都路等路段,伴隨著機器轟鳴,工人們將路面不規則的破損區域切割成矩形后,將破損路面進行修復。 抓好市政設施維護,該局加強市政道路、橋梁及其附屬設施巡查力度。今年以來修復道路路面坑洞465處、人行道3770㎡、路沿石157米,修復更換隱患窨井蓋183處,整治異響井蓋66處,清理雨水排水口780個,修復市政橋梁橋面鋪裝20㎡,清理市政橋梁伸縮縫10處,修復橋梁欄桿1處。強化路燈設施管養,確保城區路燈亮燈率保持在98%以上。 城鎮燃氣,通了 “房子裝修好了,天然氣也通了,過年前可以入住,可以煮飯了?!苯眨易魍ゆ傞}鼎·江山府小區的程子龍家通上天然氣,一家人很是高興。除了這個小區,楓城新都三期C區,鯉南鎮外灘玉璽小區、烏頭安置房、柳坑安置房、玉塔村,郊尾鎮新和村等用氣需求較集中的片區的通氣問題也得以解決。 今年以來,對于各類氣源管施工受阻問題,該局聯合相關部門,經全面梳理、分類后,逐一制訂化解計劃,并安排盡快施工。全年新增天然氣管網20.46公里,新增通氣用戶5674戶。該局推行“關口前移、數據下沉、干部到場”工作機制、“四個統一”瓶裝燃氣配送機制、“錯時錯峰”安全檢查機制、燃氣管道公示保護機制,全力筑牢安全防護網,切實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