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土寨安置區
木蘭溪公園
大型商超
人氣夜生活
六館航拍圖 大蜚山下,木蘭溪畔,冬日暖陽,風光旖旎。鯉城街道大地上,各大項目建設緊鑼密鼓,黨員干部抓招商引資、忙企業服務、解群眾煩憂;安置回遷再提速,居民搬進新房,安居更樂居……今年以來,鯉城街道緊扣縣委“1299”工作抓手,聚焦“十大比武”,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全力以赴促發展、抓改革、保安全、惠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進展。 ◆同心聚力 項目攻堅提速 連日來,在福建省黃羲博物館新址項目建設現場,大型打樁機機已在場地中央施工,工人們在各個點位忙碌。博物館新址坐落于大蜚山下,預計將于2025年12月竣工。黃羲博物館的新建,是為人民群眾欣賞藝術佳作、提升文化素養提供的重要平臺,將成為仙游一張兼具人文風景、融合文旅發展的城市新名片。 一手抓項目招商,一手抓項目攻堅。今年,鯉城街道始終將發展視為“第一要務”,充分挖掘社區閑置資源,在外鄉親資源,企業招商資源,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年初至今,新增個體工商戶4954家。推動數字產業園、鯉城派出所業務技術用房、黃羲博物館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全力打造好硬件軟件,朝著建設仙游地標性項目奮力前進。 與此同時,鯉城街道圍繞現代服務業中心定位,緊盯文旅項目、生命健康、醫療養老等產業全面開展招商,對接跟蹤推進寶太醫藥研發基地、頤康醫養結合工程等項目,爭取項目落戶。鯉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楚旭亮介紹,下一步,將加強與新萬鑫、東亞、勝北等3家企業間的聯建共建,指導打造非公黨建品牌,支持企業良性發展,實現黨心與企心同向發力。 ◆幸福蝶變百姓安居圓夢 清早,居住在鯉城街道玉井社區19號地準備晨練的群眾已經陸續出門了,煥然一新的的新樓房在陽光的照耀下特別引人注目。這是鯉城街道今年剛完成的安置房回遷項目之一。 安置回遷工作,既是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中的“民生大事”。鯉城街道在推進安置房項目建設中,除了將環境優美、質量一流、設施完善、群眾滿意的總體要求辦好辦實,還首創數字化選房系統推進安置回遷工作,保障了選房工作的高效和公平。今年鯉城街道已有5個安置房項目陸續交房,目前已有664戶回遷群眾在老地方開啟新生活。其中,安置套房1734套。 另一方面,為方便群眾出行,進一步優化道路交通網絡,鯉城街道在路網結構優化、道路“白改黑”、排水管網疏通等方面下足功夫,貴峰路迎勛路至東二環路及八二五北街至黨校北街實現完工通車;完成木蘭路、鯉東路、鯉西路東段等13條路段“白改黑”;推進污水管網建設進度,完成7個社區污水管網建設……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為市民日常出行、休閑娛樂創造諸多便利條件。 此外,鯉城街道還推動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打造集黨建、便民、休閑、應急等功能于一體的工會驛站,從“細節著手”為環衛工人、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業態就業群體,解決喝水難、熱飯難、歇腳難、如廁難等問題,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因地制宜 催熱“夜”態經濟 入夜,木蘭溪公園內微風習習、霓虹閃爍,串聯周邊住宅小區,這里人聲鼎沸,沿溪的商鋪、娛樂場所都熱鬧起來,“最美夜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風光秀麗的溪景和撫慰人心的“煙火氣”相互交融,為城市“夜經濟”注入新活力。 而在另一邊的方圓薈、中駿世界城等新興“夜經濟”商圈同樣受歡迎。仙游方圓薈開業近3年,榮膺“莆田市夜間經濟示范區”,如今已成為仙游標桿商場和打卡地標。得益于優越的營商環境,方圓薈招商運營總監鄭志明介紹,目前商場出租率及開業率均達100%,首進品牌占比高達70%,經營品牌數量超百家,日均客流超2.5萬人次,員工近千人,各品牌經營穩定。此外,商場多次榮獲莆田商場好評榜前三名。 “培育夜間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消費者參與,三者缺一不可。”鯉城街道黨政辦干部林君業說,鯉城街道從精細化管理、挖掘地方特色、對接消費需求等方面出實招,組織重點商圈、特色街區、商貿企業、特色酒店、大型電商平臺等開展系列活動,釋放消費活力,積極推動“夜經濟”繁榮發展。 如今的鯉城街道,城市功能日臻完備,市民生活環境持續改善,村鎮面貌煥發新機,幸福指數不斷攀升……一處處熱火朝天、生機盎然的景象,正濃墨重彩地描繪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酣暢淋漓地記錄著鯉城街道追趕超越的鏗鏘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