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緣谷露營地
大學生進村匯演
濟川古村落
棲居自然
校地共建 石蒼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依托資源稟賦,盤活現有資源,留住鄉愁文脈,以打響“溫泉度假勝地歷史人文名鄉”“周末石蒼見”“贏在濟川”等系列品牌為目標,加快打造宜居宜游和美鄉村新景。 A 文旅融合催生新業態 位于高陽村的溪緣谷露營地,青山環抱,碧波蕩漾,古香古色的帳篷如點點繁星分布在溪邊。在這里,可以沉浸式體驗宋韻文化,投壺射箭、國風市集、實景演藝、非遺手作、品茗賞月、篝火夜話……暫別都市,棲居自然,是無數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 溪緣谷露營地于今年初投入運營,熱度持續攀升,是全市規模最大的露營基地。營地內規劃建設宋韻露營區、“共享”農場區、游客集散中心等主體項目和休閑步道、停車場等配套項目。如今,該基地建有25個露營住宿帳篷、5個宋韻商業街帳篷、2公里營地休閑步道、100盞景觀燈等。 立足資源優勢,抓住機遇,石蒼鄉不斷探索農文旅融合新場景。高陽村還將發展“露營+療愈體驗”服務中心和“露營+休閑農業”共享農場兩大產業項目。通過建設宋韻主題農家樂餐廳、茶館品茗休閑室、共享菜園、共享稻田等服務項目,逐漸形成集“吃、住、行、游、購”于一體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石蒼鄉黨委書記鄭艷花表示,充分發揮“跨村聯建”作用,石蒼將整合環金鐘湖片區周邊濟川古村落、金鐘溫泉、千年古剎云頂寺、三級浪、“溪緣谷”露營地等資源,持續扶持培育特色露營、戶外運動、研學文創、溫泉體驗、古村民宿等業態,打造功能豐富、配套齊全、充滿活力的具有石蒼特色的仙北生態旅游目的地。 今年9月份,高陽村以鄉村旅游產業成功入選2024年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 B 共建共創 打造新樣板 與高陽村毗鄰的濟川村,是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漢代古村落,它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卻又在新時代的陽光下煥發出別樣的光彩,如今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迎接著八方來客。 而對于96歲的陳素珍來說,如今的濟川村更添溫暖與幸福。作為長者農房改造項目之一,石蒼鄉黨委政府攜手臺灣設計師,除了將老房修繕得牢固耐用,還增設了適老化設施,解決老人起床、如廁、用餐、出行等生活問題。 這是我縣推進閩臺鄉建鄉創,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據石蒼鄉鄉長張燕華介紹,近年來,石蒼鄉全力推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工程建設,通過提升人居環境質量、農房建設品質、打造惠民公共空間、傳承創新鄉土文化、培育產業促進增收等9個方面,開展人居環境微整治、微改造。 改善環境,更要留住鄉愁文脈。濟川村既是中國傳統村落,又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還手握“國家森林鄉村”“中國最美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多張“國字號”名片。臺灣鄉建鄉創團隊經實地采風,將濟川宋橋、宋井以及千年樟抱榕、狀元亭、林于茂故居等眾多自然人文景觀和古老民居嵌入人居環境整治,修繕提升古民居建筑。截至目前,天堂宮公園景觀、濟水溪護岸、鄉村振興展覽館及景觀打造、碗潭溪半月公園、打粿亭、媽祖文化等項目相繼投入使用,群眾獲得感、滿意度顯著提升,還能最大限度留住歷史印記。 據悉,濟川村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項目實施建設類與機制類共21個項目,目前已完工11個項目,計劃用2年時間完成創建。該村還持續建設濟川新時代農村社區省級樣板項目,力爭打造集傳統歷史文化與現代服務配套于一體的新社區。 C 人才活水注入新動力 “又有大學生來村里了。”今年暑期,石蒼鄉組織福建師范大學師生代表深入濟川村開展社會實踐,推進校地交流合作,加深共建聯系,推動更多共建項目落地。 依托濟川村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福建師范大學師生代表組成的實踐隊自主撰寫劇本、拍攝《再遇濟川》微電影,展現了濟川村得天獨厚的風景及鄉土文化。“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濟川村。”實踐隊成員陳煌如是說。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近年來,石蒼鄉積極響應“鄉村有需求,高校來答題”行動號召,緊扣“1+2+N”校地合作模式,探索開拓新的校地合作領域和途徑。今年以來與福建理工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和市縣單位等攜手探索“黨建+政企校聯動”服務新模式。 在此基礎上,該鄉持續推進鄉村人才“歸雁”工程,依托石蒼商會,以致富帶頭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優秀人員為重點,策劃多個產業發展項目,打好“鄉情牌”“鄉愁牌”,鼓勵優秀人才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