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運柚
操作無人機運柚
文旦柚旅游節打卡點
采集土壤
果園裝貨區 作為“文旦柚之鄉”的度尾鎮,立足資源稟賦,深挖產業潛力,以“柚”為媒走出了一條共同富裕的新路子,為繪就鄉村振興好“豐”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科技賦能 產品提質增效 今年度尾文旦柚迎來大豐收,種植面積2.2萬余畝,年產量達5.6萬噸,全年實現產值近6億元,同比增長40%。數字變化的背后,是農業科技賦能帶來的產品提質增效。 在豐收的柚園里,除了果農忙碌于采摘、挑揀、裝袋,還能見到一個新鮮場景:無人機在果園上空盤旋,只需2分鐘就能將80斤新鮮文旦柚吊運到裝貨區;山林里,一條條長度超50千米的軌道在地面上蜿蜒向前,果園軌道運輸機滿載文旦柚和肥料在林間穿梭。 在果園里,還有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團隊成員采集不同深度、不同方位文旦柚種植土壤,進行土質檢測的身影。今年以來,度尾鎮深化校地共建合作,引進廖紅教授團隊技術,持續開展文旦柚果園土壤治理與綠色提質項目,采用“改良肥料+優化施肥+果園生草+禁用除草劑”的種植技術,推廣農業新技術,顯著增強文旦柚產業的發展動力,示范果園表層土壤酸堿度平均提升0.8,掛果量提高30%以上,裂果率下降20%以上,柚果品質大幅度上升。 與此同時,度尾鎮積極引進自動化分揀、5G示范果園等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的文旦柚生產管護設施設備,建設文旦柚物聯網基地4個,彌霧噴霧技術示范基地3個。這些農業新科技,不僅推進智慧果園現代化管理,助力產品提質增產,果農致富增收,還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做大品牌 產業優勢凸顯 文旦柚效益逐年提升,品牌的無形價值起到了關鍵作用。自2019年以來,度尾文旦柚接連被授予“福建省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榮譽,還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和全國“土特產”推介名單。 為了做強做優度尾文旦柚這一金字招牌,該鎮黨委政府以柚為媒,以文旅為介,創新文旦柚宣傳形式。借助文旦柚旅游文化節、攝影大賽、MV、微電影、動畫視頻及主題歌曲創作,在線下與線上同步發力,深度挖掘“柚”文化內涵,全方位展示度尾的地域特色、旅游風貌與人文底蘊,全力打響“中國第一柚·度尾文旦柚”這一名優特產品牌。 度尾鎮依托三產深度融合、企村聯建等模式,大力推進文旦柚“走出去”戰略,組織企業積極參與綠博會、農博會、農交會及地標農產品展覽等省內外重要活動,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提升品牌知名度。邀請全縣乃至各地網紅大咖、直播團隊在文旦柚果園進行直播銷售比賽,讓領導干部和村支書變身主播,走進公益助農直播間,大力推介度尾文旦柚產品。如今,度尾文旦柚不僅在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廣受歡迎,還出口至東南亞,其“無籽蜜柚”的美譽和獨特的風味,讓更多人領略到仙游“好果”的獨特魅力。 產業聯營 帶動鄉村共富 一業興帶動百業旺,文旦柚作為度尾鎮發展農業經濟一大支柱產業,輻射帶動周邊電商、直播等新興產業方興未艾,度尾鎮成立“柚相鄰”共同富裕示范區聯合體,通過產業聯營的模式,將洋坂村、劍山村、中岳村、帽山村等4個村聯合起來,在“柚相鄰”片區黨委的引領下,深入實踐“公司+電商平臺+合作社+農戶”生產經營模式,從“單打獨斗”到“合作共贏”,以深度融合謀求共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五富”工作模式,示范區創建“柚相鄰”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服務點,發揮群英斷事會力量,成功化解信訪積案11件、矛盾糾紛112件。利用電商直播基地的獨特優勢,示范區打造了“柚相鄰”產品展示交易平臺,推動農產品成果展示、宣傳推廣、產銷對接等功能模塊化運作。 得益于黨建引領賦能基層治理,“柚相鄰”文明陣地成為全縣唯一入選全市首批提質培優工程的文明實踐單位,從多元的角度展現“度尾文旦柚”的品牌形象和“柚”文化魅力,讓文旦柚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