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城鄉面貌煥新,鋪展共同富裕新畫卷。 福建賽隆科技有限公司廠區。 備受關注的市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順利閉幕。仙游縣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圍繞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緊扣“奮勇爭先、再上臺階”,加快實現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 市兩會召開期間,來自仙游縣的98名市人大代表、29名市政協委員懷揣滾燙“熱意”,肩負人民重托,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政議政,為奮勇爭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莆田實踐建真言、獻良策、鼓干勁。 仙游縣委書記吳文恩在市兩會上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仙游縣要緊扣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圍繞和美莆田、共同富裕的新愿景,以務實擔當的干事狀態、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對標融入、奮勇爭先,確保市委市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在仙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實干實效實績彰顯仙游擔當、展現仙游作為。 做強工業園區“主陣地”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開工海安高端裝備產業園’,我們心潮澎湃,同時深感責任重大。”市人大代表、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助理朱素潔說,海安集團將堅定不移做強實業,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步伐。 坐落于仙游經濟開發區的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擁有國內最大規格的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生產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打破了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國外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眼下,公司正充分利用園區的稟賦優勢,發展壯大產業,積極推進全鋼巨胎成型工藝數字孿生系統建設,逐步躋身國際先進水平。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和經濟增長的主載體。”朱素潔介紹,仙游經濟開發區地處全國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中福莆寧都市圈和廈漳泉都市圈的交匯地帶,初步形成工藝美術、鞋服紡織、高端裝備、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建議加快推進仙游經濟開發區體制改革創新,促進要素資源聚集融通,依托區位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及兩大都市圈產業轉移,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我市西南翼新的產業增長極。 園區興產業興,園區強經濟強,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做強園區“主陣地”。 回首2024年,仙游經濟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躍升至全省第14名。楓亭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入選全國首批清潔生產創新試點,為全省唯一。海安橡膠集團股份公司獲評全省制造業民營企業百強,中裕新材料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賽隆科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 市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新萬鑫(福建)創意設計有限公司投融資部經理張勁圍繞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高新人才引進、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建言獻策,助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仙游縣已連續兩年上榜全國投資競爭力百強縣,去年排名更是上升2位,簽約落地項目56個、總投資170.71億元;投產項目45個、總投資41.43億元。引進“零地招商”產業項目19個。 去年,仙游縣36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均超序時進度推進,列入全市開竣工項目的總投資額、個數分別居全市第一、第二。項目紛紛落地、快速推進的背后,是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服務保障的不懈努力。仙游縣深化“五證同發”“五優服務”工作模式,11個項目實現當年度簽約、當年度建設、當年度投產。全年向上爭取資金、獲批超長期國債、“兩新”、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均居全市第一。 “聚焦服務提質,推行‘五證同發’”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仙游縣將常態化推行“五證同發”“五優服務”模式,讓園區形態業態生態交相輝映、動力活力魅力競相迸發。 打好鄉村振興“整體戰” 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朝著和美莆田、共同富裕的新愿景前進”,令仙游縣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振奮不已。 仙游縣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深入實施“五名三增一創”工程、啟動“鄉村CEO”培育三年行動,以“柚相鄰”共富為示范,推進“跨村聯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分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打造一批共富基地,在全市形成能復制、可推廣的樣板模式。 市人大代表、仙游縣度尾鎮黨委書記莊龍煒介紹,度尾鎮有“中國文旦柚之鄉”的美譽,產業特色明顯,發展前景廣闊,成立“柚相鄰”共同富裕示范區聯合體,探索“一片柚、一顆果、一頭豬、一袋肥”的“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模式,打造共富果園。流轉洋坂村閑置古民居,開發建設集親子研學、“柚子”餐飲體驗等一站式鄉野度假家宴村,打造共富家宴村。由天縱集團運營,村集體投資入股,并通過臨時性、季節性派單等方式提供就業崗位,打造共富工坊。推動“柚相鄰”共富基金加入抖音公益平臺,邀請全國知名主播參與公益活動,擴大影響力;搭建“福柚到家”產業文創+分銷平臺,平臺每年銷售所得利潤的千分之一捐贈給共富基金,為推進共同富裕賦能添力。 今年,仙游縣將聚力鄉村煥新,鋪展共同富裕新畫卷。鐘山鎮圍繞創建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省級樣板集鎮,發展鄉村農文旅新業態;游洋鎮創建中國藥膳之都核心區,打造生態康養旅居小鎮;石蒼鄉重點推動濟川村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打造“環金鐘湖”生態旅游度假新區;書峰鄉立足打造“郊野書峰”;社硎鄉建設集“風光水儲能”為一體的環抽蓄綜合生態旅游基地;菜溪鄉創建“高速慢生活”文旅康養基地;西苑鄉發展“四季運動小鎮”…… “茶葉產業是龍華鎮的傳統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市政協委員、福建省金溪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世統建議,政企形成合力,共同推動莆田茶產業做大做強,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 記者了解到,新的一年,仙游縣以爭創“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為目標,深化拓展“校校共建”“校鎮共建”等機制,全面推廣“柚相鄰”共富示范區經驗做法,計劃用三年時間梯次培育一批“名村支書、名村莊、名企業、名產品、名村CEO”,逐年實現“人口(常住)增長、村財增加、農民增收”。 打造文化IP實施“全域游” “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目標清、舉措實,讓我們基層代表深刻體會到了市委、市政府奮勇爭先的信心決心、事無巨細的務實作風。”市人大代表、仙游縣西苑鄉黨委書記陳祖淞對報告謀劃部署的文旅工作很有感觸。 去年10月份,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考察時強調“要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陳祖淞認為,當前文旅經濟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增長點。 仙游作為莆田的后花園,尤其是北部山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以及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蘊,九鯉湖、菜溪巖等傳統景區人氣不斷,石谷解、仙水洋、刺刀峽谷等新興景點更是火爆。如今,縣里與中國探險協會合作落地,即將建設海峽國際探險公園,為全市打造國際旅游城市增光添彩。 西苑鄉是全市陸地面積最大的鄉鎮,也是母親河木蘭溪的源頭所在地,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春夏秋冬皆有奇景。眼下,西苑鄉政府針對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開展“來莆田過大年”活動,緊鑼密鼓策劃春節期間文旅活動,將以“西游仙苑”為主題,分為“仙谷迎春、仙界踏春、仙水尋春”三個階段,在為期8天的時間里,分別在前溪石谷解、柳園古村落、鳳頂九座寺、鳳山仙水洋等景點開展系列活動,持續拉高文旅人氣熱度。 近期,歷史人文紀錄片《蔡襄》在央視熱播。作為北宋莆籍名臣蔡襄的故鄉,仙游縣將大力弘揚蔡襄文化,打造城市文化IP,做足“文旅+”文章,從更高層次打響“有一種旅游叫仙游”福建旅游新名片,力爭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均增長30%以上。 賡續前行啟新程,奮楫揚帆再出發。仙游縣凝心聚力,踔厲奮發,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莆田實踐匯聚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