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川(左一)為 仙游縣鐘山承璜第一小學一名留守學生捐贈5000元助學金。 年終歲末,莆田川盛輪胎有限公司董事長、楓亭商會會長陳文川深入仙游縣12個鄉鎮慰問33名家庭困難留守學生,給予每人5000元的愛心資助,共計發放愛心助學款16.5萬元。 陳文川是仙游縣楓亭鎮斗北村人。年幼時父親去世,他和母親一起生活。因家境貧困,只上到小學一年級就輟學。18歲時他外出打工,跟著老師傅建房子、修公路,飽嘗生活的艱辛。25歲開始,他學做生意,經過三十多年的商海拼搏,事業有成。為了支持家鄉的建設與發展,2009年他返鄉創辦公司,每年繳納稅金數百萬元。 陳文川常說:“我吃過沒文化的虧,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兒時的輟學經歷,讓陳文川在捐資助學方面有著獨特的情懷,只要家鄉教育事業、公益事業需要,他都會慷慨解囊。據不完全統計,陳文川在獎教助學、修橋筑路、改善飲用水源等方面,個人公益捐資累計超過2000萬元。2019年5月,陳文川榮登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 “陳文川樂善好施,自2013年開始,為楓亭中學捐贈了300萬元。”楓亭中學校長彭新杰說,去年8月,陳文川還代表楓亭鎮商會捐贈50萬元,用于楓亭中學擴容升級。 2014年,愛心老人曾德梅帶著20多位貧困生的資料找到陳文川,希望他能夠一起結對幫扶貧困生,陳文川當即同意。自2014年開始,他已經連續11年,通過曾德梅愛心助學活動聯合會捐資100多萬元,結對資助仙游縣250多名學子。受陳文川影響,他的兒子也和父親一樣,經常結對資助困難學生,熱心參與公益事業。 “現在村里許多人都學習陳文川,獻愛心、比奉獻、做公益,助人為樂成風。”楓亭鎮斗北村黨支部書記黃建明說,模范的力量無窮,在陳文川的帶動下,如今村里在外經商的鄉親致富后不忘回報家鄉,紛紛參與獎教助學公益活動,讓愛心善行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