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榜頭人民法庭為轄區人民調解員、網格員進行法律業務培訓。 仙游縣人民法院榜頭人民法庭積極聯合基層和行業等多元調解力量,打造堅實可靠的訴調對接平臺,實現解紛工作“倍”增效應。去年以來,該法庭成功調解案件600多件。 ■強化司法供給 完善“規則之治” 榜頭人民法庭負責榜頭、鐘山、游洋、石蒼4個鄉鎮的案件,轄區內人口眾多,經濟活躍。作為紅木古典家具的核心生產銷售區,榜頭鎮擁有各類工藝企業近2000家,配套的電商產業發達,各類矛盾糾紛紛繁復雜。 因為行業慣例,紅木家具領域的買賣合同往往帶有一定的相似性。榜頭人民法庭結合當地交易習慣,以規則引領規范,通過“示范性判決+調解”的方式,開辟出高質量化解矛盾糾紛的“高速通道”。 為了完善“規則之治”,榜頭人民法庭一方面加強內部的案件研判,逐案剖析問題,補齊工作短板,另一方面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學起來”,將普法隊伍帶到企業身邊,將轄區群眾請到法庭,強化司法供給。 ■主動下沉一線 融入基層治理 某獸醫站由職工集資建房,店面供職工無租金使用10年。職工林某在使用店面期間,未經同意便將該店面出售。獸醫站要收回店面,雙方發生爭議,多次調解無效并引發訴訟。 為及時妥善化解,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榜頭人民法庭經辦法官邀請屬地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員,多次前往現場調解。經過反復溝通和釋法,雙方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該案件的成功化解,得益于仙游縣人民法院建立的“一庭兩所”矛盾糾紛聯調機制。榜頭人民法庭充分發揮聯調機制作用,結合“三官一律”下沉工作,主動參加轄區各鄉鎮的“矛調例會”,積極融入綜合治理格局,自覺服務黨委中心工作。 此外,榜頭人民法庭還深挖司法審判數據潛能,對轄區內的各類糾紛進行數據分析,深入剖析其成因、特點及發展態勢,并與各鄉鎮干部進行會商,對轄區各村鎮進行“法治會診”。 ■匯集調解力量 織密解紛網絡 去年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榜頭人民法庭庭長朱義成在地方居委會干部的協助下,促成了一起相鄰權糾紛案件成功調解撤訴。 因隔墻衛生間及墻內的水管漏水,林阿婆與林老漢發生爭執,訴至法庭。該案從訴前到訴中經過多次調解,制定了數次維修方案,但均因落實效果和賠償問題出現反復。 遵循著“依靠群眾就地解決矛盾糾紛”的“楓橋經驗”,朱義成聯系了居委會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發揮其“離得近、叫得應、接地氣”的優勢,與雙方當事人深入溝通、釋法析理,最終促使兩位老人家握手言和。 榜頭人民法庭還引入行業協會力量,探索建立“紅木行業(商會)調解+司法確認”糾紛快速化解機制,行業協會的專業人士對紅木的生產工藝、產品標準的鑒定評估和專業性建議,可以彌補法官專業知識的不足,從而提高事實認定的準確性,提高訴訟效率、節省訴訟時間。 下一步,榜頭人民法庭將繼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為引領,通過高效、便捷、公正的司法服務,推動矛盾糾紛就地解決,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