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農歷正月十五,仙游縣楓亭鎮元宵萬人大游燈活動迎來高潮(如圖)。這場延續了900多年的民俗盛宴,以“千燈競艷、古今交融”的恢宏場面,吸引了數萬游客前來觀看。 當晚,如絲的細雨阻擋不了游客們的熱情。蘭友社區老匠人劉德明以白蘿卜雕刻出花卉、鳳凰等造型的“菜頭燈”,祈愿來年好彩頭。67歲的上海攝影家韓新華早早地便和同伴來到現場,架起錄制設備。韓新華說,此次上海來的攝影家一行共有29人。 現場,莆仙戲《百花亭》、舞蹈《皂隸盛佑》等國家級非遺、省級非遺等節目輪番上演,展示楓亭鎮厚重的人文底蘊和區域特色。記者看到,游燈隊伍綿延數里,展出花盆菜頭燈、百戲彩架燈、蝴蝶燈、鴿子燈、蜻蜓燈、鳳凰燈等,軍鼓隊、車鼓隊、十音八樂隊等民俗表演,穿插在各式各樣的游燈方隊之中,陣容壯觀,異彩紛呈。 “游燈不僅承載著楓亭人的集體記憶,更融入歷史典故和創新元素,成為凝聚海內外僑胞的文化紐帶。”楓亭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民俗專家鄭秋鑒感嘆,楓亭元宵游燈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場跨越古今的文化對話。 楓亭元宵游燈的習俗始于宋代,傳承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正月十三至十七日,楓亭元宵游燈活動在楓亭集鎮區的霞橋、霞街、蘭友、學士社區及霞街北門自然村依次舉行。2008年,元宵節(楓亭元宵游燈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