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記者走進位于仙游縣鐘山鎮的莆田市嘉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只見一排排吊袋立體式培植的黑木耳長勢喜人,一朵朵鮮嫩的木耳,烏黑發亮、彈性十足,工人們正抓緊時間采摘成熟木耳(如圖)。 “我們采用的是‘大棚+吊袋’種植模式,大大提高每桶菌棒的產量?!痹摴究偨浝韽垏垡贿叢榭春谀径拈L勢一邊說道,本次共種植2畝左右,約產出6萬桶黑木耳。 張國雄說,公司第一代黑木耳種植采取地栽模式培育,該模式一畝地能放置一萬桶左右的菌棒。雖然成本較低,但是抗風險能力差,病蟲害較多。且地栽的菌棒受露天環境影響,濕度不好控制,易出現長勢不均,產量差強人意。如若遇到連續3天下雨的情況,菌棒的爛桶率超過70%,產量減少三成左右。此外,地栽模式下只能采用人工種植、人工采摘的方式,人工成本較高。后來,在市農科所省級科技特派員邱春錦的幫助下,公司改進種植方式,改良黑木耳的生長環境,促進增產增效。 “吊袋種植與大棚管理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把控濕度和溫度,菌棒采光均勻,用噴淋系統進行灑水作業幫助菌棒生長均衡,不會出現菌棒頂端生長旺盛、末端出菇不理想的情況。即便下雨對黑木耳的生產和采摘也沒有影響?!鼻翊哄\說道。 據悉,吊袋種植模式人工成本降低30%,而且木耳的品質更穩定,有利于后期銷售。 “黑木耳的種植方式較為簡單,對環境要求較低,是一種非常適合發展庭院經濟、盤活農村閑置資產的經濟作物?!鼻翊哄\介紹,家庭種植黑木耳,做到精細化管理,能讓黑木耳的產量更好、效益更佳,既可豐富百姓餐桌,也可以作為群眾副業,幫助增收。同時,企業也可進一步發展食用菌“智慧工廠”,對企業和農戶都是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