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長勢 近日,在石蒼鄉五湖村羊肚菌種植基地,成片羊肚菌如雨后春筍長勢喜人,迎來成熟采收期。北部山區羊肚菌搶“鮮”上市,不僅為餐桌增加了一道“山珍”美味,更解鎖了鄉村振興“致富密碼”。 在石蒼鄉向山生態五湖基地的羊肚菌種植基地,一朵朵羊肚菌撐著褐色“小傘”,個個壯碩飽滿,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菌壟上,散發著淡淡的菌菇香。該基地負責人章盛柳正在給工人們講解采摘的標準,只見大家穿梭在菌壟間,手持刀具,動作嫻熟地采下這些肥厚鮮嫩的羊肚菌。 羊肚菌被稱為“菌中黃金”,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種植周期短、見效快,市場前景廣闊。該基地羊肚菌具有肉質厚、個頭大、品質高特點,得益于科技種植技術的加持,今年產量比去年增加兩倍多。 羊肚菌屬珍稀食藥兩用菌,對種植環境、技術有非常高的要求。此前,由于技術經驗不足,該基地試種的羊肚菌生長不良。但章盛柳并不氣餒,他認真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并多次邀請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進行專業技術指導。自從采用羊肚菌栽培新技術,基地逐漸攻克羊肚菌種植過程中常出現的出菇不穩定、抗逆性差等問題,年產量業隨之從100公斤增長到300公斤。 記者了解到,該基地羊肚菌種植還讓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創收。從前期種植、日常維護到后期采摘、烘干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聘請了大量村里剩余勞動力,拓寬增收渠道。 “開春就開始采摘,采摘期差不多有一個半月,到3月中旬采菇結束。在這采菇80元至120元一天,每人每月能賺2000多元。”章盛柳介紹說,“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羊肚菌的種植,并采取輪番種植水稻、油菜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結合‘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帶動更多的群眾投入到產業發展中。” 羊肚菌種植基地是石蒼鄉探索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石蒼鄉立足資源稟賦,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羊肚菌、水稻、油茶等特色產業種植,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