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對產品進行精細打磨。全媒體記者 林羅曉 攝 3月中旬,位于仙游縣的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焊接、涂裝、裝配等環節的工業機器人揮舞機臂,6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托盤從這里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記者看到,現場等待出貨的產品整齊擺放,將發往全國各地。 電池被喻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而托盤對電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擴大,電池托盤需求量不斷攀升。今年一季度,我們的電池托盤訂單預計同比增長200%。”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興文介紹,公司最近新投產2條生產線,進一步提升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成立于2022年3月的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托盤和電池殼體的生產。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中,該公司如何脫穎而出? “科技創新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更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藝及設備部經理羅振表示,公司將創新理念貫穿于企業管理、生產的各個環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展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研發和應用,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尤其是在產品的輕量化、高強度、高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提升電池殼體的性能,我們技術團隊在材料選擇和結構設計上反復試驗,經過上百次嘗試,終于研發出一種新型復合材料。”技術員宋紀平介紹,該材料應用在電池殼體后,不僅顯著降低了殼體重量,還提高了抗沖擊性和耐腐蝕性,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與安全性。 這樣的創新元素,在生產線上不時可見。 水冷板是確保新能源電池在最佳溫度范圍內工作的關鍵部件。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開發出高性能水冷板。其內部流道結構經過優化設計,冷卻液能夠高效帶走電池產生的熱量。水冷板還通過了嚴格的氣密性和耐腐蝕性測試,確保在復雜工況下的可靠性,目前已實現規模化生產。 焊接工藝則是創新采用“摩擦攪拌焊”,省去了傳統焊接工藝中的打磨、補焊和密封檢測環節,減少了有害氣體排放,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損耗,還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氣密性和水密性,特別適用于對密封性要求極高的電池殼體。 在車間,記者看到一臺臺焊接機器人在高效運轉。“我們引進了國際領先的弧焊工作站,配備了專業的焊接機器人,并不斷改造升級,實現了焊接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員表示,完成一個殼體的焊接只需7—10分鐘,比之前縮短了近一半的時間,生產效率和質量穩定性不斷提升。 新聞鏈接 記者了解到,福建巨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通過工藝創新,產品的氣密性測試合格率從95%提升至99.5%以上,水密性測試合格率達99%,滿足了客戶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為公司贏得了訂單。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企業,該公司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所生產的關鍵部件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有效降低了汽車能耗與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