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條茶是我縣特有茶葉品種,生于高山云霧間,加鹽喝才能品出其獨特風味。清明節剛過,正是九條茶采摘季,記者走進九條茶產地——園莊鎮東石村九龍山,探訪這一傳承千年的非遺制茶技藝。 在九條茶茶場,記者看到,茶農正穿梭其間采摘今年的春茶(如圖)?!敖衲瓴枞~長勢好,品質上乘?!本艞l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趙繼華說道。 據《仙游縣志》記載,九條茶制作技藝源于北宋,傳承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明代曾為皇室貢茶。九條茶產地偏僻,位于園莊鎮、賴店鎮與泉州交界海拔800多米九龍山上,故又稱“九龍茶”。這里峰巒疊嶂,泉甘霧重,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亦茶亦藥”九條茶。據記載,其具有消積健胃、明目利膽等功效。 九條茶特別之處,在于泡茶時需要加入食鹽。入口時,九條茶有一股橄欖味,柔順酸甜,爾后巖韻十足、口齒回甘。采茶時機同樣重要,在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一旦錯過,茶芽容易老化。之后更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制作過程。這一傳統制作技藝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種茶不僅是生計,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壁w繼華告訴記者,他與九條茶的緣分始于1976年?!拔掖蟛诰琵垘r寺旁建廟種茶,我從小跟著學習制茶技藝。”2000年大伯去世后,寺廟荒廢,茶園幾近荒蕪。2004年,懷揣著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趙繼華毅然接手這片茶園。 如今,30畝茶園在趙繼華的精心打理下重現生機。從種植、采摘到加工,趙繼華堅持全流程手工制作,保留傳統工藝優勢。去年產出鮮茶2500公斤,制成干茶500公斤,產值達五十萬元,今年預計較往年高產。采茶季,茶園也成為村民增收的“活水”,趙繼華不僅雇傭村民采茶,還計劃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村民分享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