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倩 作 近日,在大濟鎮文殊村新村建設地塊上,由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組成的專班開展果樹清點等工作。隨著10畝規劃用地的紅線測繪完成,這個惠及40戶村民住房需求的民生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這是該鎮創新推行“三問于民”工作法,破解土地指標難題的生動縮影。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如何解決群眾的住房難題,是關乎民生福祉的關鍵課題。一方面,大濟鎮以“三問于民”工作法為指引,通過實地調研、與村民面對面交流,問需于民,讓村民成為征遷工作的“提問人”和“評卷人”,精準把握群眾住房需求,確保民生工程貼合實際、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三問于民”工作法的推行,不僅問需,更問計、問效。在新村建設規劃中,大濟鎮充分吸納村民意見,將生活配套與住房建設同步規劃,不僅滿足了村民的居住需求,更提升了生活品質。這種全方位、系統性的規劃,讓新村建設不僅僅是住房的簡單安置,而是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的生活社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內涵。 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要落實到一件件具體的民生實事上。隨著新村建設項目的逐步推進,一幅“干群共繪安居圖”的畫卷正在木蘭溪畔徐徐展開。這幅畫卷的底色是干部的責任擔當,線條是群眾的積極參與,色彩是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景。期待莆陽大地上涌現出更多類似“三問于民”的好方法、好舉措,讓更多的村民告別“憂居”,擁抱“優居”,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更多溫暖人心的篇章,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安居樂業新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