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園莊鎮積極探索“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流轉處置機制,以網格員為“吹哨人”,鎮村干部為“辦事人”,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化解矛盾糾紛的合力,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園莊鎮依托“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大背景,通過“吹哨報到”流轉處置機制,變被動處理為主動上門,形成“鎮—村—網格”立體處置網絡,矛盾糾紛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該鎮按照人口基數、區域特點、治安復雜程度等因素,將轄區劃分為209個網格,配備20名專職網格員,明確責任清單,實時排查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 各村居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整合包片領導、包村干部、鎮直部門、村兩委,并吸納“三官一律”、鄉村五老、致富能人等力量,成立專項調解隊伍,做實做強最小“單元格”治理,將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在家門口,從源頭上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日前,園莊鎮園莊社區兩家因田地權屬問題產生糾紛。對此,網格員立即吹哨,鎮包村領導及時組織包村民警、包村干部、司法所、村委會、信訪辦等工作人員組成專項調解隊,共同就此事開展了一場現場評理會,邀請附近居民、知曉事實經過的群眾一同現場評理。調解員向雙方詳細講解了田地分配的過程,由相關當事人現場作證,并從遠親不如近鄰、以和為貴的角度舉了很多事例,一點點打開了雙方的心結,“死疙瘩”很快被解開,一場可能激化的矛盾告一段落。 工作中,園莊鎮還將網格員村情熟、民情熟、人情熟、信息靈的優勢,與鎮村干部數據廣、辦法多、專業性強的優勢結合起來,實現“1+N>N”的效果。對重點矛盾糾紛、重復警情等問題,經村網格員和鎮村干部研判后,上報鎮政府,由包片領導牽頭,調動鎮政府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化解方案,做到矛盾不上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