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泰建交五十周年”暨“金色友誼5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泰國“中文熱”持續升溫,目前有3000多所泰國學校開設中文課程,參加中文學習的在校學生超過100萬人。6月14日,任教于泰國教育部各教委的776名第二十三批赴泰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已分赴泰國72府523校開展中文教學。 國際中文教師志愿者項目自2003年啟動以來,在泰國教育部和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持續合作下穩步推進,中國來泰教授中文的教師和志愿者累計超過2萬人,充分彰顯了雙方促進語言學習和相互理解的堅定信念,不僅是兩國之間的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更是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空前活躍的人文交流讓兩國關系越走越近、越來越親。 此前,由泰國教育部主辦的第23批赴泰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迎新大會暨慶祝中泰建交五十周年活動6月11日在泰國教育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泰國頌德通猜副僧王、泰國教育部部長蓬普·奇措、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郁云峰、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教育參贊許蘭出席并致辭。泰國教育部基教委、民教委、職教委等負責人出席活動,泰國學校代表及志愿者教師等共800余人參加活動。 頌德通猜在致辭中說,志愿者們為推動泰國中文教育的發展、增進中泰兩國人民的情誼而來,是“中泰一家親”的堅定踐行者,他們為學生們架起語言學習、文化理解的橋梁。中泰友好關系源遠流長,相信這段赴泰經歷將成為志愿者們人生中一段寶貴而有意義的旅程。 蓬普·奇措強調,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項目自2003年啟動以來,在雙方持續合作下穩步推進,彰顯了促進語言學習與相互理解的堅定信念,為深化中泰友好注入了強勁動力。2025年欣逢泰中建交50周年,相信本屆志愿者必將發揮重要作用,讓兩國友誼薪火相傳、歷久彌新。 郁云峰表示,赴泰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們身體力行詮釋志愿者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互鑒,用仁愛精神照亮三尺講臺,正是中泰深厚友誼的生動寫照。期望志愿者們努力做語言文化的傳播者,用心搭建語言互通之橋;做文明交流的促進者,用情搭建文明互鑒之橋;做增進中泰友誼的使者,用愛搭建理解互信之橋。 活動中,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獲得者、優秀本土教師代表羅俊勇為全體志愿者進行了“用心教漢語,用愛傳文化”專題培訓。三名分別來自泰國教育部基教委、民教委、職教委下屬學校的志愿者教師通過現場連線進行課堂展示。 迎新大會前,語合中心代表團一行分別與泰國高等教育、科研與創新部和泰國教育部舉行會談,圍繞利用數智技術發展中文教育、實施中泰高校語言伙伴計劃及共同培養高質量本土教師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國際中文教育志愿者項目實施以來,已累計派出志愿者7.3萬人次。志愿者們作為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的使者、中國故事生動講述者,為海外學生提供了在家門口學習中文、認識中國的機會,被譽為最美中國名片,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