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海面上,多艘施工船同時作業。全媒體記者 楊怡玲 攝 記者昨日獲悉,秀嶼港區莆頭作業區5號、6號泊位的16個大型沉箱預制全部完成。連日來,沉箱出運安裝順利推進,標志該項目進入碼頭主體結構建設快車道。 “沉箱出運安裝是碼頭建設中最為關鍵、難度最大的環節。”中交三航局湄洲灣港秀嶼港區莆頭作業區5號、6號泊位工程項目副經理彭錦銘介紹,項目采用重力式碼頭結構形式,設計安裝16件沉箱,每個沉箱重達2600多噸,相當260多頭成年非洲象的總重量。 由于沉箱體積大、重量重,需采用超高壓氣囊出運上駁,再由拖輪拖帶“半潛駁”,運輸至特定海域進行精準定位安裝。受海上風浪和潮汐變化等多重影響,為確保安全性,該項目部多次組織開展沉箱出運及安裝專題技術研討會,通過科學制定施工方案,三維仿真模擬施工流程,全力保障沉箱順利完成安裝,為下一步沉箱填芯、拋石棱體和胸墻澆筑構建堅實基礎。 海上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陸域部分推進有條不紊。據了解,待碼頭與北駁岸完成合龍施工后,將推進陸域吹填施工,形成后方陸域面積約36.6萬平方米,預計年底完工。 福建省莆頭港口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項目負責人蟻旗龍表示,莆頭作業區整體連片開發1—6號泊位,適應臨港產業發展需求,主要開展以木材、鋼材等產成品貨物的裝卸、堆存業務。其中,實現木材年通過能力50萬立方米,吸引上海璞瀚、莆田綠源、中鎧億隆等多家木材貿易商落戶莆田。5號、6號泊位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港口木材接卸能力,降低臨港企業運營成本,更好滿足物流園區木材貿易及加工企業發展需求,為林產加工等臨港工業發展壯大提供重要保障,助力莆田“億噸大港”建設。 新聞鏈接 秀嶼港區是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擁有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海港口岸進口木材檢疫區。其中,莆頭作業區依托秀嶼港區木材進口優勢,木材業務已覆蓋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非洲、歐洲等地。 莆頭作業區5號、6號泊位項目總投資近6億元。 |